[發明專利]一種合成2-氟苯胺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36637.4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04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婁紹杰;毛羊杰;許丹倩;徐振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45/08 | 分類號: | C07C245/08;C07C211/52;C07C209/42;C07C229/60;C07C227/04;C07C217/84;C07C213/02;C07C215/6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苯胺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種合成式IV所示的2-氟苯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1)以式Ia所示苯胺化合物α與式Ib所示苯胺化合物β為原料,經過偶聯反應,得到反應液a,經后處理制得式II所示偶氮苯化合物;
(2)再將步驟(1)所得式II所示偶氮苯化合物與鈀催化劑、氟化試劑、添加劑、有機溶劑混合,在30~150℃溫度下密閉攪拌進行氟化反應1~24小時,得到反應液b,經后處理得到式II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式II所示偶氮苯化合物、鈀催化劑、氟化試劑與添加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0.01~0.20:1.0~4.0:0.01~1;所述的添加劑為硝酸鹽或其水合物;鈀催化劑為醋酸鈀、二氯化鈀、三氟乙酸鈀、硝酸鈀、硝酸鈀二水合物、三(二亞芐基丙酮)二鈀、雙(二亞芐基丙酮)鈀、四(三苯基膦)鈀或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鈀;所述氟化試劑為N-氟代雙苯磺酰胺;所述的硝酸鹽為硝酸銀、硝酸銅、硝酸鈣、硝酸鉀、硝酸鈉、硝酸鈀、硝酸鎂、硝酸鉍、硝酸鐵、硝酸鋯、硝酸銨、四丁基硝酸銨、硝酸鈷、硝酸鑭、硝酸鈰或硝酸鐿;所述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甲苯、三氟甲苯、1,4-二氧六環或乙酸乙酯;
(3)將所述式II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在還原劑的作用下反應制得式IV所示的2-氟苯胺化合物;
式Ia、式II、式III或式IV中,所述的R1、R2、R3、R4各自獨立為氫、C1~C6的直鏈或支鏈脂肪烷基、C1~C6的烷氧基、芐基、芐氧基、C2~C6的烷氧羰基、C2~C6的酰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鹵素或C6~C10的芳香基;
式Ib、式II或式III中,所述的R5、R6、R7、R8或R9各自獨立為氫、C1~C6的直鏈或支鏈脂肪烷基、C1~C6的烷氧基、芐基、芐氧基、C2~C6的烷氧羰基、C2~C6的酰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鹵素或C6~C10的芳香基;
所述鹵素為F、Cl、Br或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R4、R5、R6、R7、R8或R9各自獨立為氫、甲基、正丁基、叔丁基、甲氧基、苯基、氟、氯、溴、甲氧羰基、乙酰基、三氟甲基或三氟甲氧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方法為:
將式Ia所示苯胺化合物α與式Ib所示的苯胺化合物β、溴化亞銅、吡啶加入甲苯溶劑中,在空氣或氧氣氛圍下加熱至60℃,反應完全得到反應液a,將所述的反應液a冷卻至室溫,減壓蒸餾除去溶劑,剩余物經柱層析分離,以石油醚為洗脫劑,收集含有產物的洗脫液,將所述的洗脫液蒸除溶劑制得式II所示偶氮苯化合物;所述式Ia所示苯胺化合物α與式Ib所示的苯胺化合物β、溴化亞銅、吡啶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0.1~1:0.01~1.0:0.01~1.0;所述甲苯溶劑的體積用量以式Ia所示苯胺化合物α的物質的量計為1~5mL/mmol。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鈀催化劑為二氯化鈀、硝酸鈀二水合物或雙(二亞芐基丙酮)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硝酸鹽為硝酸銀、硝酸鈀、硝酸銅、硝酸鈣、硝酸鉀、硝酸鈉或硝酸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3663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