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在接收通話的同時運行應用的移動通信終端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23154.0 | 申請日: | 2014-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896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鄭翰郁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翰郁 |
| 主分類號: | H04M1/57 | 分類號: | H04M1/57;H04M1/72403;H04M1/724;H04M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瞿衛軍;王瑩 |
| 地址: | 韓國首***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接收 通話 同時 運行 應用 移動 通信 終端 方法 | ||
根據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在運行應用的同時接收通話的移動通信終端以及一種用于該移動通信終端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用于在運行應用的同時接收通話的移動通信終端以及用于該移動通信終端的方法,其包括:輸入部分,用于根據用戶的按鍵或菜單操作接收輸入的信息;控制部分,用于根據接收的輸入的信息運行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并控制為使得當接收到呼入通話時,表示關于呼入信號的通話連接狀態信息的通話接收窗口顯示在附加功能運行的屏幕的一部分上;顯示器,用于從控制部分接收控制信號并在屏幕上顯示控制信號,其中,通話接收窗口顯示在運行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的同時接收到呼入信號時的應用運行的屏幕的一部分上,從而在沒有由于接收通話而中斷應用的情況下允許持續使用附加功能,并允許通過利用通話接收窗口控制相關功能,使得即使在使用另一應用的同時仍然可控制通話相關功能。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480012802.2,申請日為2014年01月08日,發明名稱為“用于在接收通話的同時運行應用的移動通信終端及方法”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終端和用于控制該移動通信終端的方法,更具體地講,涉及用于在應用運行的同時接收通話的移動通信終端及其方法,其能夠在不干擾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的情況下在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運行時顯示通話連接信息、通話接收和通話相關控制。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近來,移動通信終端可提供例如攝影機、電影播放器、電視(TV)或導航以及簡單傳輸語音信息或文本信息的各種附加功能。
然而,傳統的移動通信終端,當在應用運行附加功能的同時接收通話時,終止運行的應用或將整個屏幕切換為通話接收屏幕。此外,盡管通話連接被終止,應用也應該被重新啟動,或甚至當應用未終止時,應該采取多個步驟來運行該應用。
此外,在上面執行多個步驟以運行應用同時進行通話連接的情境中,需要返回到通話接收屏幕來進行通話相關控制(例如,記錄通話或切換到免提電話)。
換言之,顯示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的屏幕和通話相關控制不能被同時執行。因此,需要采用多個步驟來切換屏幕,從而增加使用便利性。在使用諸如導航應用的應用時,多個用戶操作步驟可能不容易并且可能會導致事故。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一種用于在應用運行的同時接收通話的移動通信終端和方法,當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在運行的同時接收呼入通話時,其能夠在不干擾應用的情況下在應用正在運行的屏幕的一部分上顯示通話接收窗口顯示接收信息和通話連接狀態信息。
本發明的另一目標是提供一種用于在應用運行的同時接收通話的移動通信終端和方法,其能夠使用通話接收窗口控制通話相關功能從而可控制包括例如接電話或掛斷電話的各種通話功能。
然而,本發明不限于前述目標,根據下面的具體描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其它目標將是明顯的。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根據本發明,一種用于在應用運行的同時接收通話的移動通信終端,其包括:輸入單元,當用戶操作按鍵或菜單時該輸入單元接收信息;控制器,其根據所接收的信息運行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并且執行控制使得當接收到呼入通話時,表示用于呼入通話的通話連接狀態信息的通話接收窗口被顯示在附加功能運行的屏幕的一部分上;以及顯示單元,其從控制器接收控制信號并在屏幕上執行顯示。
控制器可根據所接收的信息運行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并執行控制,使得當接收到呼入通話時呼入通話接收窗口顯示、鋪開在附加功能運行的屏幕上。例如,通話接收窗口可由位于應用運行屏幕的邊緣處的通話接收欄形成。
此外,控制器可根據輸入的信息運行用于附加功能的應用,并且根據接收的呼入通話,控制器可劃分附加功能運行的屏幕,使得用于呼入通話的通話連接狀態信息可被顯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翰郁,未經鄭翰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231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