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22266.4 | 申請日: | 2018-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2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適之;吳剛;馮德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曾教偉 |
| 地址: | 210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重 交叉 驗證 橋梁 損傷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在橋梁下方沿橋梁延伸方向連續布置n個分布式長標距光纖光柵傳感器;
S2:將所有傳感器連接到解調設備,采集車輛經過時橋梁的長標距應變響應;
S3:對所有傳感器進行排列組合,以任意三個傳感器為一組,將對應得到的長標距應變做組內二階差分,得到組應變差分曲線;
S4:求每組應變差分曲線與時間橫軸包圍的面積,得到個損傷指標S;
S5:按設計閾值,統計在閾值范圍外異常的損傷指標S*所關聯的傳感器編號;
S6:畫出與異常的損傷指標S*所關聯的傳感器編號的頻率分布圖,頻率分布峰值處即為監測到損傷的傳感器,亦即為結構損傷處x;
S7:根據識別的損傷位置,帶入損傷計算公式,得到結構損傷程度;
結構損傷程度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S為正常的損傷指標值,S*為超出閾值的異常損傷指標值,為傳感器和傳感器之間的中心距,為包含損傷的傳感器編號, 為包含損傷傳感器所測得的長標距應變時程,為采集時間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n個長標距光纖光柵傳感器在布置時首尾相連布滿橋梁整跨,或者布置在橋梁的結構關鍵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解調設備的采集頻率不低于橋梁兩倍的一階頻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組內二階差分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分別為組內1、2號傳感器中心距和2、3號傳感器中心距,,,為組內1、2、3號傳感器測得的長標距應變響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損傷指標S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采集時間長度,,分別為組內1、2號傳感器中心距和2、3號傳感器中心距,為組內二階差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多重交叉驗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閾值大小設定由現場測得路面不平順度及噪聲水平評定,隨著不平順度、噪聲水平的增高而增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222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