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功率半導體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21100.0 | 申請日: | 2018-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8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鋅;趙凱;王睿迪;喬明;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7/06 | 分類號: | H01L27/06;H01L29/78;H01L29/08;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歡;葛啟函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 半導體器件 | ||
1.一種功率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導電類型襯底(9),所述第二導電類型襯底(9)上有第一導電類型下漂移區(11);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下漂移區(11)的右側有高摻雜濃度的第一導電類型漏極接觸區(12),所述第一導電類型漏極接觸區(12)與器件頂部漏極金屬電極(10)連接;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下漂移區(11)的左側有第二導電類型下體區(13);所述第二導電類型下體區(13)內左側有第一導電類型下源極區(14)和第一導電類型下源極區(14)上方的第二導電類型下體接觸區(15),下源電極(18)將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下源極區(14)和第二導電類型下體接觸區(15)短接,下源電極(18)貫穿器件從表面引出;所述第二導電類型下體區(13)表面有下柵介質層(16),所述下柵介質層(16)的表面有下柵電極(17);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下漂移區(11)上有埋氧化層(8),所述埋氧化層(8)上有第一導電類型上漂移區(21);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上漂移區(21)的左側有第二導電類型上體區(23);所述第二導電類型上體區(23)內上方有第一導電類型上源極區(24)和第二導電類型上體接觸區(25),器件表面有上源電極(28),將所述上源極區(24)和第二導電類型上體接觸區(25)短接;第一導電類型上漏極接觸區(22)位于第一導電類型上漂移區(21)內并與漏極金屬電極(10)相接觸,所述第二導電類型上體區(23)上表面有上柵介質層(26),所述上柵介質層(26)上表面有上柵電極(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上漂移區(21)內上部有STI結構(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類型下漂移區(11)內埋氧化層(8)下方有第二導電類型下輔助耗盡區(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類型下體區(13)左側表面有下柵介質層(16),所述下柵介質層(16)的表面有下柵電極(1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類型下體區(13)與埋氧化層(8)相接觸的上表面有下柵介質層(16),所述下柵介質層(16)的表面有下柵電極(17)。
6.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分別在兩個硅片表面制作包括漂移區、體區、漏接觸區、源區的LDMOS基本器件結構;
第二步:在兩個硅片表面通過淀積或者熱生長的方式形成第一氧化層(8a)、第二氧化層(8b);
第三步:通過鍵合技術將兩個硅片表面的氧化層進行鍵合,形成埋氧化層(8);
第四步:通過CMP技術將上層器件的硅層減薄;
第五步:制作上層器件的柵結構,并形成各金屬電極,最終形成雙層SOI器件。
7.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在兩硅片表面制作包括漂移區、體區、漏接觸區、源區的LDMOS基本器件結構;
第二步:在器件表面通過淀積或者熱生長的方式形成埋氧化層(8);
第三步:通過刻蝕技術在埋氧化層(8)中形成一個通孔接觸到下方的硅層;
第四步:在通孔中淀積或熱生長硅,并且達到埋氧化層(8)上表面;
第五步:在從通孔中長出的硅的基礎上在埋氧化層(8)表面生長外延硅層;
第六步:在外延硅層中制作上部LDMOS的器件結構,最終形成雙層SOI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211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半導體或其他固態組件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絕緣襯底上形成的無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專門適用于整流、振蕩、放大或切換的半導體組件并且至少有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者表面勢壘的;包括至少有一個躍變勢壘或者表面勢壘的無源集成電路單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者微粒子輻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控制電能的半導體組件的
H01L27-15 .包括專門適用于光發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者表面勢壘的半導體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結點的熱電元件的;包括有熱磁組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