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塑料具有良好粘接性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00950.2 | 申請日: | 201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23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曾軍;胡新嵩;吳錦龍;陳浩英;何宗業;袁春;王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高士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71/00 | 分類號: | C09J171/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劉杉;李海恬 |
| 地址: | 51045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料 具有 良好 粘接性 硅烷 改性 密封膠 | ||
1.一種用于制備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的粘接促進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將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硼酸按摩爾比10:1~1.1混合均勻,再加入無機酸,控制反應液pH≤3,升溫至105-115℃,進行回流,回流3-3.5h,反應過程中,每間隔0.8-1.2h,進行攪拌3-5min,轉速控制在20-30rpm,反應完成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促進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酸為鹽酸;回流反應完成后,冷卻降溫至20-30℃,加入氧化鎂進行中和以及除水,混合均勻,直至pH在6-7之間,然后進行過濾,即得精制的粘接促進劑。
3.一種以權利要求1或2所述粘接促進劑為制備原料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烷改性聚醚樹脂20-40份、增塑劑10-20份、填料30-60份、觸變劑1-2份、粘接促進劑1-3份、偶聯劑0.5-1.5份、催化劑0.05-0.5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聚醚樹脂選自:STP-E10、STP-E15、STP-E30、STP-E35的至少一種;其端基是可水解的三甲氧基或甲基二甲氧基,所述硅烷改性聚醚樹脂的結構式如下:
或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劑選自: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環己烷-1,2-二甲酸二異壬基酯、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選自:碳酸鈣、硅微粉、高嶺土、二氧化硅、鈦白粉、炭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觸變劑選自:聚酰胺蠟、氫化蓖麻油及 有機膨潤土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催化劑為改性有機錫類化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聯劑選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種。
8.一種權利要求3-7任一項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硅烷改性聚醚樹脂、增塑劑、填料混合均勻,升溫脫水;
步驟二:降溫,加入觸變劑,再次混合均勻;
步驟三:冷卻,加入粘接促進劑、偶聯劑、催化劑,混合反應,即得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
9.一種權利要求8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一中:在10-40℃溫度下,向攪拌釜中加入硅烷改性聚醚樹脂、增塑劑、填料,攪拌5-10min,再升溫到100-110℃,在真空度-0.09~-0.1MPa脫水2-2.5h;
所述步驟二中:降溫至80-85℃,加入觸變劑,在真空度-0.09~-0.1MPa下攪拌30min,攪拌轉速為700-800rpm;
所述步驟三中:冷卻至50℃以下,加入粘接促進劑、偶聯劑、催化劑,在真空度-0.09~-0.1MPa下攪拌25-30min,攪拌轉速為300-400rpm,即得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
10.一種權利要求3-7任一項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在粘接塑料制品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高士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高士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0095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