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99076.5 | 申請日: | 201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31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婁德元;楊少坤;劉慶;梅勝;陶青;劉頓;廖加勁;成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4 | 分類號: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黃君軍 |
| 地址: | 430068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槽面 毛細結構 超親水 鋁基 形貌 鋁基板 熱管 茸毛 制備 激光加工裝置 激光面掃描 表面形成 工作介質 鋁板表面 密封處理 腔體內部 熱管制備 散熱效率 面掃描 輕薄 改性 焊接 清洗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及制備方法,所述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制備方法步驟包括:將鋁基板銑出凹槽面并清洗干凈;通過納秒激光加工裝置對所述凹槽面進行面掃描,于表面形成具有茸毛形貌的連續毛細結構;將兩塊尺寸相同的具有所述連續毛細結構的所述鋁基板以所述凹槽面相對的方式焊接在一起;向兩個所述凹槽面形成的腔體內部注入工作介質后進行密封處理。本發明通過激光面掃描使鋁板表面改性,形成了具有茸毛形貌的連續毛細結構,從而較大程度提高了散熱效率,且工藝簡單,更加輕薄,成本較低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傳導體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筆記本電腦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散熱問題一直是困擾筆記本電腦性能提升的一個技術瓶頸,這對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系統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且筆記本電腦不斷向著高性能、微型化、集成化發展,散熱問題日益凸顯。
目前便攜式產品的散熱系統以熱管散熱為主,主要是利用液體的相變達到散熱的目的,傳統熱管包括密封真空管、吸液芯、工作介質,其關鍵技術在于提高吸液芯的毛細作用力,而傳統吸液芯主要有絲網芯、粉末燒結芯、纖維芯、溝槽芯、復合芯等,這些吸液芯均存在一些問題,難以滿足熱管超薄化的發展要求。同時,現有技術中超薄熱管通常采用鍍膜法和電化學法,工藝較為復雜、造價較為昂貴。故亟待提出一種新的關于超薄熱管的技術方案,用于解決傳統熱管技術中存在的諸多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及制備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熱管散熱能力差、微型化程度低、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第一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制備方法步驟包括:將鋁基板銑出凹槽面并清洗干凈;通過納秒激光加工裝置對凹槽面進行面掃描,于表面形成具有茸毛形貌的連續毛細結構;將兩塊尺寸相同的具有連續毛細結構的鋁基板以凹槽面相對的方式焊接在一起;向兩個凹槽面形成的腔體內部注入工作介質后進行密封處理。
其中,面掃描的工藝參數包括:激光脈寬為1fs~1000ns,功率為0~500W,重復頻率為10KHz~50MHz,掃描速度為200~6000mm/s。
其中,鋁基板的厚度為0.5mm,凹槽面深度為0.2mm。
其中,采用聚焦激光束對凹槽面進行面掃描,于表面形成具有茸毛形貌的連續毛細結構。
其中,連續毛細結構為超親水的毛細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第二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是由上述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制備方法制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及制備方法,采用激光面掃描使鋁板表面改性,形成了具有茸毛形貌的連續毛細結構,從而顯著提高了散熱效率,且工藝簡單,更加輕薄,成本較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制備方法一實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制備方法一實施方式的裝置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具有超親水結構的鋁基超薄熱管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工業大學,未經湖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990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