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96354.1 | 申請日: | 2018-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87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鄭樂云;吳水清;邱峰巖;林金波;羅輝玉;吳精靈;陳新明;丁坪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水產病害防治中心);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3/04;A23K50/80;A23K10/12;A23K10/22;A23K1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361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馬 線紋 幼魚階段 生態培育 培育 生長和存活 水體微生物 生態環境 營養液 培養池 水環境 養殖池 橈足類 餌料 構建 親本 幼魚 肥水 成活率 繁殖 生長 養殖 配置 | ||
1.一種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構建養殖池;
步驟2:養殖前準備,配置肥水用營養液并控制水體微生物;
步驟3:選擇和培育線紋海馬親本;
步驟4:培育稚、幼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為四角切邊的正方形或圓形水泥池,面積為100-200平方米,水深1.5-2米,所述養殖池底部為5°的坡度,底部中間為排水口,外接水位控制管,養殖池池壁對角布設曝氣管,曝氣管距養殖池底部20-30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的排水口用50-70目尼龍網包裹,防止海馬外逃,養殖池中放置海馬附著基,放苗前3-5天加沙濾水,水位高度為1.2-1.7m,透明度為70-10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配置肥水用營養液的具體操作為:1kg蝦片加入100g酵母粉,混合均勻,加入少量水,密封發酵3-5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控制水體微生物具體操作為:養殖池每兩天以1-2g/噸的比例添加一次濃縮芽孢桿菌原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選擇和培育的線紋海馬親本為健康、性腺發育良好的海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親本養殖于0.5m3的白桶中,養殖密度100尾/m3,雌雄海馬比例為1:1;親本每天定時投喂冰凍的糠蝦,日投喂量為體重的4-6%,投喂1小時后清理殘餌;養殖池水溫控制在20-28℃,流水養殖。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紋海馬稚、幼魚階段生態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稚、幼魚的具體操作為:每天清晨收集剛孵出的海馬稚魚放置到養殖池中,每口培育池放苗密度200-300尾/m3;每天清晨排水1次至水體清澈;每2天投喂1次橈足類,保持水體中橈足類數量1個/10ml;肥水營養液一天潑灑3次,8-9點、11-12點、14-15點各潑灑1次;微流水,日流水量為3-5%;保持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均小于0.1mg/L,光照強度1000-3000lux,溶解氧≥5mg/L,pH7.5-8.0,透明度70-100cm;培育周期為2-3月,待個體長至8-10cm時就可以移到室內水泥池進行養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水產病害防治中心);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水產病害防治中心);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9635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北方地區花鱸全人工繁殖技術
- 下一篇: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