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照明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80792.9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90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杉本篤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B60Q1/50 | 分類號: | B60Q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陸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照明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確保從存在于車輛外部的對象物觀察時ADS燈的醒目度的車輛用照明系統及車輛。設于能夠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的車輛(1)上的車輛用照明系統(4)具備:ID燈(42),其構成為,朝車輛(1)的外部射出光,從而在視覺上提示與所述車輛的自動駕駛相關的信息;照明控制部(43),其構成為,根據存在于車輛(1)外部的對象物與車輛(1)之間的距離、對象物的屬性、車輛(1)的周圍的路面的狀態,決定ID燈(42)的亮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用照明系統。特別地,本發明涉及設于能夠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的車輛上的車輛用照明系統。本發明還涉及具備該車輛用照明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當前,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在各國盛行,為了車輛(以下,“車輛”指汽車。)能夠以自動駕駛模式在公路上行駛,各國正在立法方面展開研究。這里,自動駕駛模式下,車輛系統自動地控制車輛的行駛。具體而言,自動駕駛模式下,車輛系統基于從攝像頭、雷達(例如,激光雷達或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得到的表示車輛周邊環境的信息(周邊環境信息),自動地進行轉向控制(車輛行進方向的控制)、制動控制及加速控制(車輛的制動、加減速的控制)中的至少一項。另一方面,下述的手動駕駛模式下,如大多傳統型車輛那樣,駕駛者控制車輛的行駛。具體而言,手動駕駛模式下,根據駕駛者的操作(轉向操作、制動操作、加速操作)來控制車輛的行駛,車輛系統不自動地進行轉向控制、制動控制及加速控制。需要說明的是,就車輛的駕駛模式而言,其不是僅存在于一部分車輛的概念,而是也包括不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傳統型車輛在內的全部車輛中存在的概念,其例如根據車輛控制方法等進行分類。
于是,可預想到:將來,在公路上混雜著正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的車輛(以下,適當稱為“自動駕駛車輛”。)和正以手動駕駛模式行駛的車輛(以下,適當稱為“手動駕駛車輛”。)。
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一例,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后車自動跟隨前車進行行駛的自動跟隨行駛系統。該自動跟隨行駛系統中,前車和后車各自具備照明系統,由前車的照明系統顯示用于防止其他車輛侵入前車與后車之間的文字信息,并且,由后車的照明系統顯示表示自動跟隨行駛的內容的文字信息。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277887號公報
但是,自動駕駛車輛和手動駕駛車輛混雜的自動駕駛社會中,期望在車輛上搭載在視覺上向行人等提示與自動駕駛相關的信息(例如,關于車輛自動駕駛模式的信息等)的自動駕駛系統燈(以下,稱為ADS(Automated?Driving?System)燈。)。該情況下,行人能夠通過觀察ADS燈來掌握自動駕駛車輛當前的狀況,故而,能夠減輕行人對自動駕駛車輛的不安。另一方面,假設存在如下狀況:從對象物(行人等)觀察時ADS燈的醒目度(Visibility)根據規定條件的不同而下降。這樣,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社會中,關于ADS燈的醒目度,尚待進一步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充分確保從存在于車輛外部的對象物觀察時ADS燈的醒目度的車輛用照明系統。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能夠充分確保從存在于車輛外部的對象物觀察時ADS燈的醒目度的車輛。
本發明一方面的車輛用照明系統設于能夠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的車輛,其具備:ADS燈,其構成為,朝所述車輛的外部射出光,從而在視覺上提示與所述車輛的自動駕駛相關的信息;照明控制部,其構成為,根據對象物與所述車輛之間的距離、所述對象物的屬性、所述車輛的周圍的路面的狀態之中的至少一項,決定所述ADS燈的亮度,所述對象物存在于所述車輛的外部。
根據上述結構,根據對象物與車輛之間的距離、對象物的屬性、車輛的周圍的路面的狀態之中的至少一項,決定ADS燈的亮度。這樣,能夠提供可充分確保從存在于車輛外部的對象物(行人等)觀察時ADS燈的醒目度的車輛用照明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8079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