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開關電容器的全橋DC/DC變換器及其調制策略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80213.0 | 申請日: | 2018-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986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褚恩輝;盧萍;包建群;李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開關 電容器 dc 變換器 及其 調制 策略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開關電容器的全橋DC/DC變換器及其調制策略,涉及直流變換器技術領域。變換器包括逆變橋、高頻變壓器、SCC輔助回路、整流網絡濾波電路、負載電路和直流電源。本變換器采用有輔助信號的雙極性PWM調制策略,主開關管和輔助開關管均按照相位差180°互補開通方式工作。本發明可實現全橋變換器主開關管的ZCS開通、ZVZCS關斷以及輔助開關管ZVZCS開通和ZVS關斷。有效降低了大功率場合下變壓器主開關管的關斷損耗;降低了環流損耗;降低了主開關管的電流應力及整流二極管的電壓應力;實現整流二極管的自然換流,避免了整流二極管反向恢復與寄生振蕩問題,簡化了拓撲結構,提高了變換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變換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開關電容器的全橋DC/DC變換器及其調制策略。
背景技術
DC/DC變換器技術是將不可調的直流電壓轉變為可調或固定的直流電壓,是一個用開關調節方式高效控制電能變換的技術,這種技術廣泛應用于各種開關電源、直流調速、燃料電池、太陽能供電和分布式電源系統中。由于現代電力電子裝置愈來愈趨向小型化和輕量化,因此變換器高頻化已成為其發展的重要趨勢。提高工作頻率有助于變換器提高性能,減小體積。但隨著開關頻率的不斷提高,開關損耗也將成比例地增加。另外,噪聲污染和電磁干擾(EMI)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針對以上問題,軟開關技術被引入直流變換器。隨著軟開關變換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軟開關變換器拓撲結構先后出現。在眾多軟開關變換拓撲中,全橋變換器由于主功率開關器件電壓應力低的特點,更適用于大功率場合,因此受到世界各國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普遍關注。
1988年,R.A.Fisher提出了移相全橋ZVS直流變換器,并制作出了工作頻率為500kHz的直流變換器。由于其效率高、磁芯利用率高等優點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但是存在輕載條件下難以實現滯后管ZVS開關,一次側存在大環流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20世紀90年代中期,學者提出移相全橋ZVZCS變換器,通過在超前管和滯后管之間串聯飽和電感及隔直電容、整流橋后并聯能量緩沖回路、并聯有源箝位回路等措施實現全橋變換器的ZVZCS軟開關。此類拓撲雖然解決了滯后管的軟開關、一次側大環流問題,但是各種輔助回路的引入帶來了新的缺點:飽和電抗器的使用將在飽和鐵心中產生額外的電能損耗和發熱;能量緩沖回路的使用增加了電流尖峰及整流管的電壓應力;有源箝位回路中電容并聯在整流二極管側,增大二極管電壓應力,存在二極管反向恢復問題;高壓大功率場合下,超前管存在較大關斷損耗。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4年第29卷第3期公開了“一種采用簡單輔助回路的新型ZCS-PWM全橋DC-DC變換器”,采用移相調制策略,原邊添加有源輔助回路實現了超前管的ZCS開關,副邊添加簡單能量緩沖回路實現了滯后管的ZCS開關。拓撲結構復雜,環流損耗較大,而且功率器件的電壓電流應力較高。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1988年第3卷第4期公開了“一種調節諧振變換器的新方法”,提出了開關電容器(switch-controlled capacitor,SCC)輔助結構,但是該采用調節諧振頻率仍然無法很好的實現開關管的零電流開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開關電容器的全橋DC/DC變換器及其調制策略,實現了全橋主開關管的ZCS開通、ZVZCS關斷以及輔助開關管的ZVZCS開通和ZVS關斷,降低了環流損耗,降低了變換器主開關管電流應力,降低了整流二極管電壓應力,解決了整流二極管的反向恢復和寄生振蕩問題。可以在高電壓的大功率場合實現寬負載范圍的高效電能變換。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開關電容器的全橋DC/DC變換器包括:逆變橋、高頻變壓器、SCC輔助回路、整流網絡、濾波電路、負載電路和直流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802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