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讀取方法及固態硬盤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77386.7 | 申請日: | 201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84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肖立琨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897 | 分類號: | G06F12/0897;G06F12/0871;G06F12/08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態硬盤 內存單元 映射關系 數據段 讀取 存儲 數據段存儲 第一數據 剩余容量 閾值時 預設 映射關系存儲 存儲芯片 性能開銷 寫請求 轉換 讀寫 申請 移動 | ||
1.一種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寫請求的映射關系存儲至固態硬盤的第一內存單元,作為第一數據段;
當所述第一內存單元寫滿時,將所述第一數據段轉換為第二數據段,將所述第二數據段存儲至第二內存單元;
當所述第二內存單元剩余容量小于第一預設閾值時,將所述第二數據段轉換為第三數據段,將所述第三數據段存儲至第三內存單元;
當為所述第三內存單元剩余容量小于第二預設閾值時,將所述第三數據段移動至固態硬盤存儲芯片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第一數據段轉換為第二數據段,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數據段中映射關系的邏輯地址;
根據所述邏輯地址對所述映射關系進行優化處理。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邏輯地址對所述映射關系進行優化處理,包括:
將所述映射關系按照所述邏輯地址的順序進行排序;
根據相同邏輯地址將所述映射關系進行去重,所述去重包括比較所述相同邏輯地址分別對應的物理地址,刪除舊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之間的映射關系;
將排序去重后的映射關系中,連續的邏輯地址進行融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寫請求的映射關系存儲至固態硬盤的第一內存單元,作為第一數據段,之前還包括:
解析用戶下發的寫請求,得到所述寫請求的邏輯地址;
為所述邏輯地址分配物理地址,得到所述邏輯地址與物理地址之間的映射關系。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為所述邏輯地址分配物理地址,包括:
判斷是否存在連續的物理地址對應所述邏輯地址;
如果存在,將所述連續的物理地址給所述邏輯地址;
如果不存在,觸發垃圾回收機制整理出連續的物理地址,將所述連續的物理地址給所述邏輯地址。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第三數據段移動至固態硬盤存儲芯片內的過程中還包括:判斷所述第一內存單元是否寫滿。
7.一種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讀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斷在固態硬盤內存的第一數據段內能否查到讀請求的映射關系;
如果不能查到,判斷在所述固態硬盤內存的第二數據段內能否查到所述映射關系;
如果不能查到,判斷在所述固態硬盤內存的第三數據段內能否查到所述映射關系;
如果不能查到,在固態硬盤存儲芯片內存儲的映射表中查找所述映射關系;
如果能夠查到,從所述映射關系中的物理地址讀取數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固態硬盤映射關系的讀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在固態硬盤內存的第一數據段內能否查到讀請求的映射關系,之前還包括:
獲取用戶提交的讀請求;
解析所述讀請求,得到所述讀請求的邏輯地址。
9.一種固態硬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態硬盤內存和固態硬盤存儲芯片,所述固態硬盤內存包括第一內存單元、第二內存單元和第三內存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內存單元用于存儲第一數據段,所述第一數據段用于存儲寫請求的映射關系,當所述第一數據段寫滿時,轉換為第二數據段;
所述第二內存單元用于存儲第二數據段,當所述第二內存單元剩余容量小于第一預設閾值時,所述第二數據段轉換為第三數據段;
所述第三內存單元用于存儲第三數據段,當所述第三內存單元剩余容量小于第二預設閾值時,所述第三數據段內的映射關系移動至固態硬盤存儲芯片內;
所述固態硬盤存儲芯片用于存儲所述第三內存單元發送的映射關系。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固態硬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數據段的數量為一個,所述第二數據段和第三數據段的數量為多個,所述第一數據段的大小為4k的整數倍,所述第三數據段的大小為32kb-128kb,且所述第三數據段的大小為固態硬盤存儲芯片存儲時連續邏輯地址的最小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7738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