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66565.0 | 申請日: | 201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2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隋勻平;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田祖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80 | 分類號: | A01K61/80 |
| 代理公司: | 大連至誠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董彬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儲料箱 主控單元 魚飼料 傳感器 生態農業 傳感器采集 電磁閥開啟 自動投喂裝置 投喂裝置 自動裝置 電磁閥 投喂 分析 采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自動投喂裝置,包括:傳感器、傳感器、主控單元、電磁閥以及儲料箱;所示傳感器用于采集水流速度;所述主控單元對所述傳感器采集的水流速度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控制所述電磁閥開啟/關閉所述儲料箱。本發明實現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自動裝置,通過傳感器采集水流速度,主控單元根據水流速度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控制控制儲料箱的電磁閥開啟/關閉所述儲料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水產飼料行業的發展總體來講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 80年代以前,飼料基本以天然飼料為中國水產飼料行業發展階段;第二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國水產飼料行業開始發展,技術和市場逐漸形成,飼料工業年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第三階段是2000年以后,行業政策日趨規范,市場集中化程度增強,創新成為企業制勝之道,飼料品種日漸增多。
目前的飼料自動投喂裝置大都以振動投喂或者定向投喂,這兩種投餌機安裝于漁場的水面上,拋灑飼料的面積較小,飼料比較集中,而且是飼料成粉率較高,會導致魚群飼喂不均勻,不利于魚群的生長。
因此,發明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裝置,通過設有限流板和浸泡腔,轉動軸表面設置有限流板,使限流板每次轉動均可定量投放飼料,從而避免飼料的浪費,當飼料落入浸泡腔時,可對飼料進行預加濕,有利于魚進食后的消化吸收,用戶可在船體上觀察魚群的進食情況,且魚群會跟隨船體移動,從而提高魚群的運動量,提高魚的品質,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自動裝置,包括:傳感器、傳感器、主控單元、電磁閥以及儲料箱;
所示傳感器用于采集水流速度;
所述主控單元對所述傳感器采集的水流速度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控制所述電磁閥開啟/關閉所述儲料箱。
優選地,還包括通訊單元;
所述通訊單元用于接收到遠程控制單元發送的投喂開啟或者關閉指令,并將所述開啟或者關閉指令發送至主控單元;
所述主控單元根據所述開啟或者關閉指令控制所述電磁閥。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本發明裝置可以實現生態農業系統的魚飼料投喂自動裝置,通過傳感器采集水流速度,主控單元根據水流速度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控制控制儲料箱的電磁閥開啟/關閉所述儲料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滾筒和擋板結構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裝置工作流程圖。
圖中:1船體、2儲料箱、3轉動軸、4限流板、5連接架、6滾筒、7電機、8擋板、9滾輪、10傳動帶、11浸泡腔、12進水口、13開口、14浮墊、 15坐墊、傳感器16、主控單元17、電磁閥18、通訊單元19。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田祖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大連田祖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665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稻田中混合養殖小龍蝦的方法
- 下一篇:接地養殖濾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