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65809.3 | 申請日: | 2018-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81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荻;朱發揮;謝永慧;王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0/00 | 分類號: | 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洞 水箱 水泵系統 實驗段 水槽 實驗系統 上下兩層 水槽實驗 動力學 過渡段 進水口 豎直段 后置 前置 連通 底部出水口 動力學設計 促進作用 頂部開口 工程領域 上層結構 問題研究 下層結構 依次連通 出水口 高品質 閉式 流場 豎式 下層 上層 安全 保證 研究 | ||
1.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洞實驗段、水泵系統(9)以及依次連通的前置水箱(1)、水槽實驗段和后置水箱(5);其中,
該實驗系統為豎式上下兩層布置,前置水箱(1)、后置水箱(5)與水槽實驗段均位于上層,且上層結構均頂部開口,水泵系統(9)位于下層,下層結構為閉式管路;上下兩層之間的前豎直段為管路過渡段,后豎直段為水洞實驗段,且前置水箱(1)的底部進水口通過管路過渡段與水泵系統(9)的出水口連通,后置水箱(5)的底部出水口通過水洞實驗段與水泵系統(9)的進水口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前置水箱(1)內鑲嵌有矩形多孔板,側面采用圓弧過渡與水槽實驗段進口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水槽實驗段包括依次連通的水槽整流段(2)、水槽收縮段(3)和水槽工作段(4),水槽整流段(2)的進水口與前置水箱(1)的出水口連通,水槽工作段(4)的出水口與后置水箱(5)的進水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水槽整流段(2)內設有柵格,且柵格由豎直薄板構成,且不設有橫向肋條;水槽收縮段(3)截面為矩形,沿流動方向截面高度不變、寬度逐漸減小,側壁面為5次曲線壁板,收縮段的收縮比為2:1,5次曲線的型線方程為:
其中,R為通流截面在軸向距離x處的寬度方向的半徑,R1與R2分別為進、出口截面寬度方向的半徑,L為收縮段長度;
水槽工作段(4)由兩段平直矩形開口段構成,側壁面為高強度鋼化玻璃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后置水箱(5)底部為圓形截面,與水洞實驗段進口相連,且后置水箱(5)內鑲嵌有圓形多孔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水洞實驗段包括依次連通的水洞收縮段(6)、水洞工作段(7)和水洞出口彎管(8),水洞收縮段(6)的進水口與后置水箱(5)的底部出水口連通,水洞出口彎管(8)的出水口與水泵系統(9)的進水口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水洞收縮段(6)截面為圓形,沿流動方向截面半徑逐漸減小,水洞收縮段(6)型線為雙三次曲線,收縮比為9:1,雙三次曲線的型線方程為:
其中,R為軸向距離x處的半徑,R1與R2分別為進出口圓形截面半徑,L為收縮段長度,xm為兩曲線前后連接點與長度L的比值;
水洞工作段(7)由兩段高強度鋼化玻璃圓管構成;
水洞出口彎管(8)與水泵系統(9)的進口導流段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xm取值為0.4~0.6。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水泵系統(9)包括依次連通的進口導流段、進口閥門、軟接頭、水泵、止回閥和出口閥門;其中,
進口導流段為圓形直管,內設有相互交叉于中心線的多塊矩形薄板;進口閥門為不銹鋼球閥;軟接頭為可曲撓單球體橡膠接頭,分別安裝在水泵進、出口;水泵為立式單級管道離心泵;出口截止閥與止回閥配合使用,起到安全隔離的作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洞水槽兩用實驗系統,其特征在于,管路過渡段包括依次連通的導流彎管(10)、直圓管(11)和圓變方管(12);導流彎管(10)的進水口與水泵系統(9)的出水口連通,圓變方管(12)的出水口與前置水箱(1)的底部進水口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6580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