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陽臺折疊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59737.1 | 申請日: | 2018-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0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華凡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F57/12 | 分類號: | D06F57/12;D06F5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儲德江 |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陽臺 折疊 | ||
1.一種多功能陽臺折疊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功能陽臺折疊架,其含定架、轉架和高度調節裝置;
定架由梁板(1)和豎管(2)組成;
梁板(1)為水平長條矩形板,其兩端附近均有水平上安裝孔(1a);
豎管(2)的橫斷面為矩形,其外板(2a)的橫向寬度小于或等于其內側板(2b)的橫向寬度,其底板(2c)的豎直高度大于所述外板(2a)或所述內側板(2b)的豎直高度,從而所述底板(2c)的下端向下伸出,且所述伸出端上有水平下安裝孔(2d),所述下安裝孔(2d)選擇性使用;接近所述外板(2a)的所述內側板(2b)上,從上至下依次有上定位孔(2e)、中定位孔(2f)和下定位孔(2g);所述上定位孔(2e)接近所述內側板(2b)的上端;所述下定位孔(2g),其接近所述內側板(2b)的縱向中央,其與所述內側板(2b)下端的距離小于其與所述內側板(2b)上端的距離;所述中定位孔(2f)位于所述上定位孔(2e)和所述下定位孔(2g)之間;兩豎管(2)的兩底板(2c)上端附近的外表面,分別與梁板(1)兩端附近的外表面以緊配合方式垂直連接,但所述梁板(1)上兩個上安裝孔(1a)仍然露出;
轉架由橫管(3)、框架(5)、平板(6)和連接裝置組成;
橫管(3)為水平圓形管,其軸向長度等于定架上兩豎管(2)的兩內側板(2b)之間的距離,其外徑小于內側板(2b)的橫向寬度,其上有兩個水平條形橫管窗口(3a),這兩個橫管窗口(3a)分別位于其兩端附近的外表面上;
框架(5)由兩圓形側管(5a)和圓形平管(5b)圍成U形,這兩側管(5a)的外徑均等于橫管(3)的外徑,所述平管(5b)的外徑等于橫管(3)的外徑;這兩側管(5a)的下端分別與所述平管(5b)的兩端圓滑連接為整體,這兩側管(5a)的上端分別與相應位置的橫管(3)的兩端附近的下表面以緊配合方式連接,這兩側管(5a)相互平行,這兩側管(5a)的軸線、所述平管(5b)的軸線、所述橫管(3)的軸線在同一平面上;
平板(6)與橫管(3)和框架(5)所圍轉架空腔的形狀相同、面積相等,所述平板(6)以緊配合方式嵌接在該轉架空腔中;
連接裝置由圓筒(7)、彈簧(8)、橫閂(9)和橫閂螺釘(4)組成;
圓筒(7)的外端開口、里端為筒底,其軸向長度小于橫管(3)軸向長度的一半,其外徑等于或大于橫管(3)的內徑,其開口端附近的外表面上有水平條形圓筒窗口(7a),所述圓筒窗口(7a)的形狀和面積均與橫管(3)上的橫管窗口(3a)相同;兩個圓筒(7)以緊配合方式分別插入橫管(3)兩端之一的橫管內腔(3b)中,這兩圓筒(7)的開口端均與所述橫管(3)上相應端的端口齊平,這兩圓筒(7)上的圓筒窗口(7a)均與所述橫管(3)上相應端的橫管窗口(3a)相通;
兩彈簧(8)分別橫置在安裝于橫管(3)中的兩圓筒(7)的圓筒內腔(7b)中,這兩彈簧(8)的里端均與所在圓筒(7)的筒底接觸;
橫閂(9)為圓柱形桿,其軸向長度小于圓筒(7)的軸向長度,其外徑等于或小于圓筒(7)的內徑,其上有橫閂螺孔(9a);所述橫閂螺孔(9a),其與所述橫閂(9)外端的距離小于其與所述橫閂(9)里端的距離;兩個橫閂(9)分別插入安裝于橫管(3)中的兩圓筒(7)的圓筒內腔(7b)中,這兩橫閂(9)的里端均與所在圓筒(7)中的彈簧(8)的外端接觸;
橫閂螺釘(4)由橫閂螺桿(4a)和半球形橫閂螺帽(4b)組成整體;兩個橫閂螺釘(4)的兩個橫閂螺桿(4a),分別穿過橫管(3)上兩橫管窗口(3a)和相應位置的圓筒窗口(7a),以緊配合方式旋入相應位置橫閂(9)的橫閂螺孔(9a)中,這兩橫閂螺釘(4)的橫閂螺帽(4b)均露出在相應位置的橫管窗口(3a)的外側;這兩橫閂(9)在其接觸的壓縮的彈簧(8)的作用下,均從所在的圓筒(7)的開口端向外伸出;向所述橫管(3)軸向中部移動這兩個橫閂螺釘(4)中的任意一個橫閂螺釘(4)的橫閂螺帽(4b),可使該橫閂螺釘(4)連接的橫閂(9)全部進到該橫閂(9)所在圓筒(7)的圓筒內腔(7a)中;
轉架上的兩橫閂(9)分別插入定架上兩豎管(2)的兩上定位孔(2e)中,所述轉架轉至水平時其相對陽臺地板的高度為最大高度;轉架上的兩橫閂(9)分別插入定架上兩豎管(2)的兩下定位孔(2g)中,所述轉架轉至水平時其相對陽臺地板的高度為最小高度;轉架上的兩橫閂(9)分別插入定架上兩豎管(2)的兩中定位孔(2f)中,所述轉架轉至水平時其相對陽臺地板的高度為中等高度;
高度調節裝置由平套筒軸(10)、平套筒(11)、撐桿套筒(12)、手動螺釘(13)、轉軸架(14)、撐桿(15)和撐桿軸(16)組成;
平套筒軸(10)為水平圓形管或水平圓柱形桿,其軸向長度等于定架上兩豎管(2)的兩內側板(2b)之間的距離,其外徑小于轉架上橫管(3)的外徑,其兩端面分別與這兩內側板(2b)接近里下端的外表面以緊配合方式連接;
平套筒(11)為短圓管,其內徑等于或大于平套筒軸(10)的外徑,其套裝在平套筒軸(10)的橫向中央,其可沿軸向小范圍左右橫向移動,其可繞其軸線轉動;
撐桿套筒(12)為圓形管,其外徑等于平套筒(11)的外徑,其軸向長度小于平套筒軸(10)和定架上梁板(1)之間的距離;撐桿套筒(12),其下端面與平套筒(11)橫向中央的上表面以緊配合方式連接,其軸線與所述平套筒(11)的軸線正交,其上端附近的側面上有撐桿套筒螺孔(12a);
手動螺釘(13)由手動螺桿(13a)和蝶形手柄(13b)組成整體,所述手動螺桿(13a)旋插在撐桿套筒(12)的撐桿套筒螺孔(12a)中;
轉軸架(14)由相互垂直的矩形底板(14a)和矩形垂板(14b)組成L形整體,所述垂板(14b)板面的中央有水平垂板孔(14c);兩個轉軸架(14)的兩底板(14a)的底面分別與相應位置的轉架平板(6)橫向中部的背面以緊配合方式連接,這兩個轉軸架(14)上的兩塊垂板(14b)相互對置,這兩個轉軸架(14)上的兩個垂板孔(14c)的軸線水平重合,且接近所述轉架上平管(5b)的軸線;
撐桿軸(16)為圓柱形短桿,其軸向長度大于安裝在轉架上的兩轉軸架(14)的兩垂板(14b)之間的距離,其外徑等于或小于垂板孔(14c)的內徑,其兩端分別插入這兩轉軸架(14)的兩垂板孔(14c)中,其不能沿軸向移動,但其能繞軸線轉動;
撐桿(15)為圓柱形桿,其外徑等于或小于撐桿套筒(12)的內徑,其軸向長度小于轉架上平管(5b)和所述轉架上橫管(3)之間的距離,其下端面與撐桿軸(16)橫向中央的上表面以緊配合方式垂直連接,其軸線與所述撐桿軸(16)的軸線正交;
抬高轉架的可轉動端,將撐桿(15)插入撐桿套筒(12)中,當所述轉架上的平板(6)水平時旋進手動螺釘(13),使所述手動螺釘(13)的手動螺桿(13a)壓緊在所述撐桿(15)上,所述手動螺桿(13a)作用于所述撐桿(15)的靜摩擦力,阻止所述撐桿(15)相對所述撐桿套筒(12)滑動,從而所述平板(6)保持水平狀態;旋松所述手動螺釘(13),將所述撐桿(15)從所述撐桿套筒(12)中抽出后倒向所述平板(6)的背面,所述撐桿套筒(12)倒向陽臺欄桿,所述轉架便能豎直折疊于定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華凡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金華凡惠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597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衣架的控制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具有烘干功能的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