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號的處理方法、處理裝置、存儲介質和處理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58139.2 | 申請日: | 2018-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7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羨慧竹;宋瑋瓊;劉宇;李繼東;李冀;董宇;林道良;范建華;劉魁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4 | 分類號: | G01R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謝湘寧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制后信號 調制 調制信號 噪聲信號 處理裝置 存儲介質 預定頻率 處理器 波動頻率 差頻信號 和頻信號 頻譜搬移 信號調制 頻率點 濾除 噪聲 過濾 剝離 申請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信號的處理方法、處理裝置、存儲介質和處理器。信號包括有用信號和噪聲信號,有用信號的頻率為f0,該處理方法包括:采用調制信號對信號進行調制,得到調制后信號,調制后信號包括對調制信號和有用信號調制后形成的差頻信號與和頻信號,調制信號的頻率為f;對調制后信號進行過濾,濾除預定頻率范圍外的調制后信號,預定頻率范圍內包括f0+f的頻率點。該方法中,采用調制信號對信號進行調制,只會對有用信號進行調制,不會對噪聲進行調制,這樣調制后的有用信號和噪聲信號的波動頻率范圍差別較大,實現了對有用信號的頻譜搬移,從而可以將有用信號與噪聲信號剝離開來。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力電子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信號的處理方法、處理裝置、存儲介質和處理器。
背景技術
系統噪聲的處理是任何信號接收設備都必須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噪聲處理的手段與效果直接決定了接收系統的性能,通常來講,一切影響有用信息質量的干擾信號都被視作噪聲信號。
無線通信過程中,很多場景下接收機收到的電信號都十分微弱,并經常伴有各種噪聲干擾,能否將有用信號從噪聲中提取出來是整個系統設計成敗的關鍵。常規的信號調理技術包括放大和濾波技術,這些手段都有助于提取信號,從而提升系統的靈敏度。但是當信號微弱到已經淹沒在噪聲里面的時候,簡單的放大和濾波處理,同時也會同步引入和放大系統噪聲,導致無法把有用信號提取出來。在不入戶的串戶排查過程中也會由于無法把有用信號和噪聲分離開而導致排查結果不準確的問題。以下對不入戶的串戶排查過程的原理等進行說明。
不入戶的串戶排查裝置由于在串戶排查的過程中無需斷電,無需逐一入戶核查,只需對核查出來有串戶嫌疑的用戶進行重點驗證即可,極大地提升了串戶排查的工作效率。不入戶串戶排查裝置進行戶表關系排查的原理是在電能表出線端安裝載波信號發射設備,向電力線注入載波信號,使得載波信號沿著電力線傳播進入戶內,手持載波接收機到電力線的末端通過無線的方式去檢測線路信號并與載波發射機通信,同時檢測信號強度,如果能夠通信成功并檢測對比出信號強度便可以確定戶表關系。
但是,在排查過程中偶爾會出現檢測不到信號或者檢測到信號偏弱的情況,導致判別結果準確度下降,進而影響了工作效率。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就是載波接收電路收到的電信號十分微弱,根本原因是載波信號被其他臨近頻譜的噪聲信號干擾,從而影響了設備最終的判別結果。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中的單純信號放大和濾波處理技術,已經無法解決信號識別的問題。
在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以上信息只是用來加強對本文所描述技術的背景技術的理解,因此,背景技術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這些信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并未形成在本國已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信號的處理方法、處理裝置、存儲介質和處理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難以將有用信號從噪聲信號分離出來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信號的處理方法,上述信號包括有用信號和噪聲信號,上述有用信號的頻率為f0,該處理方法包括:采用調制信號對上述信號進行調制,得到調制后信號,上述調制后信號包括對上述調制信號和上述有用信號調制后形成的差頻信號與和頻信號,其中,上述調制信號的頻率為f;對上述調制后信號進行過濾,濾除預定頻率范圍外的上述調制后信號,上述預定頻率范圍內包括f0+f的頻率點。
進一步地,在采用調制信號對上述信號進行調制之前,上述處理方法還包括:對上述信號進行放大,采用調制信號對放大后的上述信號進行調制。
進一步地,上述有用信號為用于判斷是否存在串戶的載波信號,在對上述調制后信號進行過濾之后,上述處理方法還包括:將上述過濾后保留下的上述調制后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對上述數字信號進行計算,得到計算結果;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和上述載波信號的匹配程度,判斷是否存在串戶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581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