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維持金針菇菌種活力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54427.0 | 申請日: | 201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70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新銳;江玉姬;吳小平;謝寶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N1/06;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維持 金針菇 菌種 活力 方法 | ||
1.一種維持金針菇菌種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金針菇品種‘F’的單核化菌株‘FD1’或‘ FD2’從保藏管取出,接種于馬鈴薯葡萄糖固體培養基即PDA培養基中,正面放置于22~25℃恒溫生化培養箱,培養6~10d;
(2)將金針菇品種‘F’從保藏管取出,接種于PDA培養基,正面放置于22~25℃恒溫生化培養箱,培養5~7d;
(3)在無菌操作環境下,取金針菇品種‘F’新鮮菌塊,放于直徑9 cm的 PDA培養基平皿中間位置,同時接入金針菇品種‘F’的單核化菌株‘FD1’或‘ FD2’的菌塊,兩者相距1~1.5cm,即配對,正面放置于22~25℃恒溫生化培養箱,待兩菌絲接觸后,繼續培養3~5d;
(4)兩菌絲充分接觸后,在無菌操作環境下,從單核化菌株‘FD1’或‘ FD2’的一側邊緣取菌塊,標記為‘F-1’,于新的PDA培養基,正面放置,于22~25℃恒溫生化培養箱,培養3~5d;
(5)取‘F-1’前端的菌塊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壓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菌絲是否有鎖狀聯合,若能觀察到即可,若不能觀察到,則增加步驟(3)中的培養時間,重復(4)、(5)步驟,直到看到鎖狀聯合;菌絲有鎖狀聯合的‘F-1’即為恢復活力的‘F’品種;
所述金針菇品種‘F’的單核化菌株‘FD1’或‘ FD2’,是指將異核體的金針菇品種‘F’,經過原生質體單核化,獲得單核化的菌株‘FD1’或‘ FD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維持金針菇菌種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針菇品種‘F’單核化菌株‘FD1’或‘ FD2’ 的制備方法:
(1)將活化后的金針菇品種‘F’接種于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養基,靜置培養3~5 d;
(2)取新鮮菌絲于無菌的1.5mL離心管,用滅菌過的0.5 mol/L的KCl清洗2遍;
(3)加入1mL含2wt.%溶壁酶的0.5 mol/L的KCl,恒溫30℃水浴酶解1.3~1.8 h;
(4)將酶解好的菌絲液用帶棉塞的注射器過濾到1.5ml 離心管,5000rpm/min離心10min,棄上清保留沉淀;
(5)吸取0.6mol/L甘露醇1 mL懸浮沉淀,5000rpm/min離心10 min,棄上清保留沉淀;
(6)用0.6~1 mL的0.6mol/L甘露醇溶解沉淀,吸50 uL鏡檢,根據原生質體量稀釋至一個視野下2~3個原生質體,然后取150~180 u L涂布于再生培養基,25℃培養,2~3 d觀察原生質體萌發情況;
(7)原生質體萌發后在顯微鏡下將其挑起,于新的PDA培養基,菌落長至2~3 cm后,鏡檢,選擇其菌絲未看到鎖狀聯合的菌株,即為金針菇品種‘F’的單核化菌株‘FD1’或‘ FD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維持金針菇菌種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針菇品種‘F’為農金7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544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