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形成電極的組合物、使用其制成的電極及太陽能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48580.2 | 申請日: | 201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91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文成日;河京珍;李漢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SDI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B1/20 | 分類號: | H01B1/20;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艷;臧建明 |
| 地址: | 韓國京畿道龍仁***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有機粘合劑 太陽能電池 聚合物 導電粉末 玻璃料 溶劑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形成電極的組合物、電極以及太陽能電池。組合物包含導電粉末、玻璃料、有機粘合劑以及溶劑,其中有機粘合劑包含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含由化學式1表示的結構單元以及由化學式2表示的結構單元。化學式1和化學式2的每個取代基與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相同。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4月23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8-0046912號的優先權和權益,所述專利申請案的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公開了用于形成電極的組合物、使用其制成的電極以及太陽能電池。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使用將日光的光子轉換成電的p-n結的光伏效應來產生電能。在太陽能電池中,前電極和后電極分別形成于具有p-n結的半導體襯底(半導體晶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通過進入襯底的日光誘發p-n結的光伏效應,并且由p-n結的光伏效應產生的電子提供經由電極流向外部的電流。可以在襯底的表面上通過用于形成電極、將其圖案化并燒制的組合物形成具有預定圖案的太陽能電池的電極。已知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通過以下方式提高:改善電極與襯底的接觸特性并因此使接觸電阻(Rc)和串聯電阻(Rs)減到最小;或用有機材料將絲網掩模的圖案線寬調節得較小,并因此形成細線且增加短路電流(Isc)。然而,用絲網掩模減小電極圖案的線寬的方法可能會導致串聯電阻(Rs)增加并且使精細圖案的連續可印刷性劣化。用于形成電極的組合物包含有機媒劑以賦予適用于印刷的粘度和流變學特征,并且有機媒劑通常包含有機粘合劑和溶劑。可以增加有機粘合劑的量或可以使用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以便增加分散性和存儲穩定性。然而,當增加有機粘合劑的量時,在電極形成期間電阻可能還會增加,并且當使用具有高分子量的有機粘合劑時,可能由于粘度增加而存在拖尾現象(tailing phenomenon)和印刷缺陷的問題,即使在高剪切速率下也是如此。
發明內容
一個實施例提供用于形成能夠形成高分辨率精細圖案和改善的印刷特征、分散性以及存儲穩定性的電極的組合物。
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使用用于形成電極的組合物制成的電極。
又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所述電極的太陽能電池。
根據一個實施例,用于形成電極的組合物包含導電粉末、玻璃料、有機粘合劑以及溶劑,
其中所述有機粘合劑包含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含由化學式1表示的結構單元和由化學式2表示的結構單元。
[化學式1]
在化學式1中,
R11為氫或甲基,以及
R12、R13、R14、R15、R16以及R17獨立地選自氫以及直鏈或支鏈C1到C10烷基;
[化學式2]
在化學式2中,
R21為氫或甲基,以及
R22選自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到C30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直鏈或支鏈C1到C30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到C30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到C30雜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到C30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到C30雜芳基。
由化學式2表示的結構單元可以由化學式2-1表示。
[化學式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SDI株式會社,未經三星SDI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485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