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色數據到四色數據的轉換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43363.4 | 申請日: | 2018-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108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北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文淵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水田村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色 數據 到四色 轉換 方法 裝置 | ||
1.一種三色數據到四色數據的轉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確定每個像素點中紅色子像素的三刺激值信號中對混色顏色影響最大的第一刺激值信號,綠色子像素的三刺激值信號中對混色顏色影響最大的第二刺激值信號,以及藍色子像素的三刺激值信號中對混色顏色影響最大的第三刺激值信號;
確定每個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所述第一刺激值信號、所述第二刺激值信號和所述第三刺激值信號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判斷所述最大值是否小于2倍的所述最小值;若是,所述像素點的增益值取值2;否則,根據所述第一刺激值信號、所述第二刺激值信號和所述第三刺激值信號計算三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
根據三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以及預設映射關系,計算四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
根據四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確定每個所述像素點的增益值;
利用每個所述像素點中的增益值,對與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所述第一刺激值信號、所述第二刺激值信號以及所述第三刺激值信號進行增益處理,并根據所述增益處理后的第一刺激值信號、所述增益處理后的第二刺激值信號和所述增益處理后的所述第三刺激值信號中的最小值確定白色子像素的歸一化刺激值信號;
根據所述白色子像素的歸一化刺激值信號計算所述白色子像素對應的三刺激值信號;以及
計算所述增益處理后的第一刺激值信號與所述白色子像素的三刺激值信號中與紅色刺激值信號關連性大的X刺激值信號的差值并作為所述紅色子像素的歸一化刺激值信號,計算所述增益處理后的第二刺激值信號與所述白色子像素的三刺激值信號中與綠色刺激值信號關連性大的Y刺激值信號的差值并作為所述綠色子像素的歸一化刺激值信號,以及計算所述增益處理后的第三刺激值信號與所述白色子像素的三刺激值信號中與藍色刺激值信號關連性大的Z刺激值信號的差值并作為所述藍色子像素的歸一化刺激值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三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以及預設映射關系,計算四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包括:
其中,所述S為三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S′為四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所述K調整因子,所述RX為所述第一刺激值信號,所述GY為所述第二刺激值信號,所述BZ為所述第三刺激值信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原色色域中的混色飽和度以及預設映射關系計算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包括:
S′(S)=a×S4+b×S3+c×S2+d×S+e
其中,所述S為三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S′為四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所述a、b、c、d和e均為常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原色色域中的混色飽和度以及預設映射關系計算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包括:
S′(H,S)=a(H)×S4+b(H)×S3+c(H)×S2+d(H)×S+e(H)
其中,所述S為三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S′為四原色色域中所述像素點對應的混色飽和度,所述a(H)、b(H)、c(H)、d(H)和e(H)均為基于所述像素點對應的色調的函數。
5.如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轉換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判斷所述增益值是否處于區間[1,2];
當所述增益值小于1時,所述增益值取值1;以及
當所述增益值大于2時,所述增益值取值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433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驅動方法、系統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三色數據到四色數據的轉換方法及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