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43107.5 | 申請日: | 2018-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110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雪平;張肖峰;韋文兵;曾銳碧;張剛;宋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113/04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黃隸凡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電站 防洪 優化 設計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 ||
本申請涉及一種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所述方法包括根據防洪標準水位,獲取站前區填土高度,并基于站前區填土高度,選取多個配電區填土高度;站前區填土高度大于配電區填土高度;以站前區填土高度與配電區填土高度的高度差作為迭代變量,運行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將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取最小值時對應的高度差,確認為變電站的站前區和配電區的防洪高度差;根據防洪高度差,輸出變電站的防洪優化設計結果,本申請能夠根據站前區和配電區不同的防洪特性,對站前區和配電區分別采用不同的防洪策略,給站前區和配電區分別選取填土高度,以滿足站前區與配電區對于防洪設計的要求,可降低變電站防洪風險。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防洪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
背景技術
受氣候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洪澇災害范圍廣,除沙漠、極端干旱地區和高寒地區外,我國大約2/3的國土面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洪澇災害。其中年降水量較多且60%~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東部地區,常常發生暴雨洪水。其次洪澇災害發生頻繁、突發性強、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發生。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國家制定了各種防災救災應急機制,盡可能地減輕了災害損失,但每次洪澇災害都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變電站作為電網輸電的樞紐,其安全地運行關系到人民正常的生活,因此變電站做好防洪十分重要,但是,在實現過程中,發明人發現傳統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傳統防洪設計方案無法滿足站前區與配電區功能對于防洪設計的要求,導致變電站存在防洪風險。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防洪標準水位,獲取站前區填土高度,并基于站前區填土高度,選取多個配電區填土高度;站前區填土高度大于配電區填土高度;
以站前區填土高度與配電區填土高度的高度差作為迭代變量,運行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
將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取最小值時對應的高度差,確認為變電站的站前區和配電區的防洪高度差;
根據防洪高度差,輸出變電站的防洪優化設計結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基于以下步驟獲取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
從變電站尺寸數據庫獲取變電站尺寸;變電站尺寸包括站前區場地面積、配電區周長、配電區場地面積和變電站周長;
根據高度差和配電區周長,得到配電區的防洪墻尺寸;
根據變電站周長、高度差和站前區填土高度,確定變電站的擋土墻尺寸;
將站前區填土高度與配電區填土高度的高度差作為迭代變量,并基于站前區場地面積、配電區場地面積、站前區填土高度、配電區填土高度、防洪墻尺寸以及擋土墻尺寸,得到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將站前區填土高度與配電區填土高度的高度差作為迭代變量,并基于站前區場地面積、配電區場地面積、站前區填土高度、配電區填土高度、防洪墻尺寸以及擋土墻尺寸,得到變電站防洪優化設計模型的步驟包括:
根據站前區場地面積和站前區填土高度,得到站前區填土量模型;根據配電區場地面積和配電區填土高度,得到配電區填土量模型;
根據站前區填土量模型和配電區填土量模型,得到變電站填土總量模型;
根據防洪墻尺寸,得到防洪墻體積模型;根據擋土墻尺寸,得到擋土墻體積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431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白車身動剛度優化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潛艇抗沉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