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色節能雨水回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38455.3 | 申請日: | 2018-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1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駱雁;邵雨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駱雁 |
| 主分類號: | E03B3/02 | 分類號: | E03B3/02;E03F1/0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蘇省鎮江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節能 雨水 方法 | ||
本發明介紹了一種綠色節能雨水回用方法,所述雨水回用方法為雨水收集單元將雨水進行攔截收集后排入棄流井,雨水在棄流井中溢流分流至棄流控制井,在棄流控制井里將雨水中泥沙等沉降物質棄流至市政雨水管網,其余的雨水排入混凝土蓄水池,混凝土蓄水池中設有排污泵,將雨水中污物排出至市政污水網管,其余雨水通過提升泵排至過濾間,在過濾間里進行過濾和反沖洗排污,反沖洗排污之后的污水也排入市政污水網管,過濾后的雨水排至清水池,必要時市政給水網管可給清水池進行補水,最終處理后的雨水排至各個用水網管,各個設備之間分別通過管道連接,管道與設備連接方式根據設備接口方式確定。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雨水回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綠色節能雨水回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人口眾多,每天對水資源的使用數量龐大。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非傳統水資源,不僅可以提供新的水源、增加可利用的水資源總量、緩解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還具有十分顯著的生態與環境效益。傳統水資源與非傳統水資源的配合互補利用,能夠解決水資源緊缺的矛盾,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因此,開發非傳統水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非傳統水資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礦坑水、苦咸水等水資源。
我國對于建筑雨水的處理,多為直接采用外排雨水管,將雨水直接引至城市雨水排水系統中,這樣不僅造成了雨水資源的浪費,且在多雨的季節,還會給城市的排水增加壓力。城市的建筑屋頂、大型廣場、小區庭院以及城市的不透水地面都可大面積地匯集雨水,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但這些規劃均未對城市雨水儲蓄的解決,其導致的是雨水儲蓄后對雨水進行再次排放,沒有體現雨水可以再次利用的價值。隨著城市的發展,地球水資源的緊張,節約用水刻不容緩,對城市綠地雨污水進行有效利用,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然而,目前并沒有合理的城市規劃對雨污水進行利用的完整系統。當大量降雨時采用泵等方式進行排水或這種傳統的方式導致排水不能及時,并且對水資源造成浪費。
本發明的雨水回用系統將雨水再用于生活雜用水:綠化灌溉、道路澆灑、景觀補水、車輛沖洗、娛樂水景等,節約自來水,減少水處理的成本,有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能環保、能夠實現雨水的充分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綠色節能雨水回用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綠色節能雨水回用方法,所述雨水回用系統包括雨水收集單元、棄流井、棄流控制井、混凝土蓄水池、過濾間、清水池、用水網管,棄流控制井與市政雨水網管相連,混凝土蓄水池和過濾間與市政污水管道相連,清水池和市政給水網管相連;雨水收集單元將雨水進行攔截收集后排入棄流井,雨水在棄流井中溢流分流至棄流控制井,在棄流控制井里將雨水中泥沙等沉降物質棄流至市政雨水管網,其余的雨水排入混凝土蓄水池,混凝土蓄水池中設有排污泵,將雨水中污物排出至市政污水網管,其余雨水通過提升泵排至過濾間,在過濾間里進行過濾和反沖洗排污,反沖洗排污之后的污水也排入市政污水網管,過濾后的雨水排至清水池,必要時市政給水網管可給清水池進行補水,最終處理后的雨水排至各個用水網管,各個設備之間分別通過管道連接,管道與設備連接方式根據設備接口方式確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將收集到的雨水進行有效處理,再用于生活雜用水:綠化灌溉、道路澆灑、景觀補水、車輛沖洗、娛樂水景等,實現了雨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從而起到節約水資源、降低水資源使用成本的效果。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一種綠色節能雨水回用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駱雁,未經駱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845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用制動滾輪
- 下一篇:輪胎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