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UV熱固文字油墨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535523.0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4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中濤;鐘遠波;封亮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門市阪橋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1/101 | 分類號: | C09D11/101;C09D11/102;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關達津 |
| 地址: | 529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文字油墨 固化劑 光固化 熱固 主劑 熱固化 烘烤 油墨 制備 傳送 自動絲印機 印刷 高附著力 快速固化 耐焊錫性 生產效率 油墨制備 字符印刷 后固化 耐黃變 質量比 翻面 混勻 | ||
本發(fā)明提供了UV熱固文字油墨,包括主劑和固化劑,其中主劑和固化劑的質量比為4:1,本發(fā)明還提供了該油墨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UV熱固文字油墨結合了光固化和熱固化的優(yōu)點,能快速固化,節(jié)省烘烤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熱固化后的油墨具有耐黃變、耐焊錫性和高附著力的特點,此外,油墨制備方法簡單,使用方便。在使用時,將主劑與固化劑按比例混勻,通過自動絲印機對PCB板材進行字符印刷,印刷完成后傳送至UV?LED燈下進行初步光固化,翻面再次印刷字符,并傳送至UV?LED燈下再次進行光固化,最后于150℃高溫下烘烤60分鐘后固化即可。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油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UV熱固文字油墨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PCB油墨是指印制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所采用的油墨,現(xiàn)有的PCB字符油墨大多數(shù)為熱固型油墨。
CN102643573A公開了一種熱固字符油墨,主要由主劑和固化劑按按一定質量組合而成,主劑由雙酚A環(huán)氧樹脂、酚醛環(huán)氧樹脂、潛伏固化劑、分散劑、流平劑、二價酸酯溶劑、氣相二氧化硅和鈦白粉組成,固化劑由三苯酚環(huán)氧樹脂、二價酸酯溶劑、咪唑、滑石粉組成。該熱固字符油墨的制作先將主劑和固化劑混合均勻后,絲印到PCB板上,經(jīng)過預烤,熱固化得到的固化膜具有良好的附著性,耐高溫性能。
現(xiàn)有的PCB字符油墨印刷工藝為:先在線路板A面絲印字符,烘烤固化后才能翻面,在B面絲印字符,再次烘烤固化。此工藝要求兩次烘烤,不僅操作繁瑣,而且生產周期長,效率慢。
因此,仍需開發(fā)一種新的油墨。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PCB字符油墨在PCB上需要兩次烘烤固化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UV熱固文字油墨。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UV熱固文字油墨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UV熱固文字油墨,包括主劑和固化劑,所述主劑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
環(huán)氧樹脂45~60份,
環(huán)氧稀釋劑10~20份,
鈦白粉20~30份,
分散劑0.1~1份,
流平劑0.1~1份,
消泡劑0.1~1份,
填料5~10份,
光引發(fā)劑3~5份;
所述固化劑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
三聚氰胺丙烯酸樹脂50~60份,
環(huán)氧固化劑10~20份,
光活性稀釋劑25~35份;
所述主劑和固化劑的質量比為4:1。
優(yōu)選地,所述環(huán)氧樹脂為雙酚A環(huán)氧樹脂和雙酚F環(huán)氧樹脂按質量比為(1.5~3):1的混合物。
優(yōu)選地,所述環(huán)氧稀釋劑為官能度大于3的高官能團環(huán)氧稀釋劑,所述高官能團環(huán)氧稀釋劑為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丙三醇三縮水甘油醚和間苯二酚甲醛四縮水甘油醚中的一種。
優(yōu)選地,所述鈦白粉的粒度小于20μm。
優(yōu)選地,所述分散劑為AT204;所述流平劑為354;所述填料為氣相二氧化硅、滑石粉和硫酸鋇中的至少一種。
優(yōu)選地,所述光引發(fā)劑為TPO、ITX和EDB按質量比為(1~3):(1~3):1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門市阪橋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門市阪橋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55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