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回歸測試驅動的軟件版本管理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35329.2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833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唐云善;鄒旎彬;朱春雷;王強;趙燕;張亮;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范青青;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歸 測試 驅動 軟件 版本 管理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回歸測試驅動的軟件版本管理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采用前一版本軟件源程序所對應測試程序中的可用測試用例對新提交源程序進行第一階段驗證,獲取第一次覆蓋結果;根據第一次覆蓋結果,對新提交源程序開展測試用例自動生成;采用所生成的測試用例對新提交源程序進行第二階段驗證,獲取第二次覆蓋結果;根據第二次覆蓋結果,編寫新測試用例,生成新提交源程序的測試程序;計算測試程序的校驗文件和版本號,結合新提交源程序的校驗文件和版本號生成新版本軟件。本發明能夠有效解決當前SVM工具難以有效支持測試代碼的管理、回歸測試信息無法充分利用的難題,進而幫助研發人員提高軟件版本管理質量,提高軟件產品研發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回歸測試驅動的軟件版本管理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屬于軟件演化分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軟件開發過程規定了軟件開發的固定模式,如瀑布模型將軟件開發過程劃分為計劃制定、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程序編寫、軟件測試、運行維護等六個基本階段,研發人員按序依次完成。然而,隨著軟件行業的快速發展,軟件規模越來越大、復雜程序越來越高,軟件開發周期、開發成本失控的問題日益嚴重。此時,強調迭代式開發、增量交付、持續集成、反饋推動的敏捷開發模型應運而生,并憑借其快速研發、快速交付、快速響應能力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在敏捷開發過程中,一個大項目可能會被分解為多個相互聯系、可獨立運行的子項目分別開發,在開發時遇到需求改變會要求研發人員主動擁抱變化,由此會產生多個不同形式的軟件版本。此時,需要應用軟件版本管理工具SVM(Software VersionManagement,軟件版本管理)進行記錄和管理,來幫助研發人員更好地了解軟件在不同時期的功能和性能。
目前,軟件版本管理已經成為當前軟件研發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術界和工業界也相繼提出了多種軟件版本管理方法,并研發了多種成熟的SVM工具(如CVS、SVN、Git等)。通過SVM工具,研發人員可以存儲目錄和文件的修改歷史、支持軟件的配置管理活動、追蹤多個版本的開發和維護活動、發布軟件的相關信息,這些功能對提高軟件產品的研發效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雖然當前SVM工具已對軟件源程序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對軟件所包含測試代碼的管理還未提供有效的支持。傳統SVM工具大多將測試代碼看作為軟件源程序的一部分,研發人員需要自己維護每個軟件版本的測試代碼;此外在新版本提交時,由于功能更改、錯誤修正、格式調整等原因,前一版本的測試用例可能存在不可用、不充足等情況,需要人工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耗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回歸測試驅動的軟件版本管理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能夠有效解決當前SVM工具難以有效支持測試代碼的管理、回歸測試信息無法充分利用的難題,進而幫助研發人員提高軟件版本管理質量,提高軟件產品研發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回歸測試驅動的軟件版本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采用前一版本軟件源程序所對應測試程序中的可用測試用例對新提交源程序進行第一階段驗證,獲取第一次覆蓋結果;
根據第一次覆蓋結果,對新提交源程序開展測試用例自動生成;
采用所生成的測試用例對新提交源程序進行第二階段驗證,獲取第二次覆蓋結果;
根據第二次覆蓋結果,編寫新測試用例,生成新提交源程序的測試程序;
計算測試程序的校驗文件和版本號,結合新提交源程序的校驗文件和版本號生成新版本軟件。
結合第一方面,進一步的,所述可用測試用例的獲取方法包括:
根據給定的軟件倉庫和當前軟件版本的源程序,查找前一軟件版本的測試用例;
對前一軟件版本的測試用例進行可用性分析,將分析獲取的可用測試用例作為新版本軟件源程序的可用測試用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53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