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鎖扣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34477.2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4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單忠德;王紹宗;王磊;李周;宋澤民;紀翀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2/16 | 分類號: | F16B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謝湘寧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構 | ||
1.一種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10),所述殼體(10)具有供桿件穿過的通道;
外鎖套(20),所述外鎖套(20)滑動套設在所述殼體(10)的外側;
鎖定件(30),所述鎖定件(30)沿所述桿件的徑向穿設在所述殼體(10)上,且在所述外鎖套(20)的推動下進入并保持在所述桿件的凹槽內,以將所述桿件鎖定,
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內鎖套(50),所述內鎖套(50)滑動設置在所述通道內,所述桿件穿設抵頂在所述內鎖套(50)內,所述內鎖套(50)擠壓所述鎖定件(30),以保持所述鎖定件(30)退出所述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鎖套(20)的內壁具有順次連接的擴徑段、斜面段和縮頸段,且所述斜面段擠壓所述鎖定件(30)以使所述鎖定件(30)進入所述凹槽,所述縮頸段擠壓所述鎖定件(30)以保持所述鎖定件(30)進入所述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第一復位件(40),所述第一復位件(4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外鎖套(20)和所述殼體(10)抵接,以為所述外鎖套(20)提供擠壓所述鎖定件(30)的擠壓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第二復位件(60),所述第二復位件(6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內鎖套(50)和所述殼體(10)抵接,以為所述內鎖套(50)提供伸出所述殼體(10)的復位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彈性件(70),所述內鎖套(50)具有臺階結構(51),所述彈性件(70)位于所述臺階結構(51)處,所述桿件伸入所述內鎖套(50)后抵接在所述彈性件(70)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包括:
套筒(11),所述套筒(11)具有所述通道,且所述套筒(11)的側壁具有供所述鎖定件(30)穿過的過孔,所述外鎖套(20)和所述內鎖套(50)均位于所述過孔處;
蓋體(12),所述蓋體(12)蓋設在所述套筒(11)的端部,所述桿件穿過所述套筒(11)和所述蓋體(12)伸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密封結構(80),所述外鎖套(20)擠壓所述鎖定件(30)進入所述凹槽,所述桿件穿入所述鎖扣機構后,所述密封結構(80)密封所述桿件與所述套筒(11)之間的間隙。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止擋結構(90),所述止擋結構(90)設置在所述外鎖套(20)和所述套筒(11)之間,以控制所述外鎖套(20)的運動范圍。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鎖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機構還包括:
底板(100);
導向管(110),所述導向管(110)的一端與所述底板(100)活動連接,所述桿件穿設在所述導向管(110)內;
套蓋(120),所述套蓋(120)的一端與所述導向管(110)遠離所述底板(100)的一端連接,所述套蓋(120)的另一端與所述殼體(10)連接;
第三復位件(130),所述第三復位件(130)套設在所述導向管(110)外側,并與所述底板(100)連接,以為所述鎖扣機構提供退出所述桿件的復位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44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夾緊環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卡扣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