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33586.2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2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奇;王明振;許靖鋒;孫豐;羅朋;史圣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10/00 | 分類號: | 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448035***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載荷 飛行器 水面 固定姿態 試驗裝置 壓力傳感器測量 加速度傳感器 飛行器模型 波浪參數 測量數據 分布規律 固定狀態 模型姿態 氣動升力 試驗過程 壓力分布 載荷系數 分布域 精細化 海況 卸載 垂直 分析 研究 評估 保證 | ||
1.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飛行器模型(1),水面飛行器模型(1)設置于水動力高速試驗拖車(3)下方;水面飛行器模型(1)頂部通過角度調節裝置(2)連接上轉接鋁板(5),上轉接鋁板(5)下部通過螺桿(6)連接下轉接鋁板(5),下轉接鋁板(5)與卡圈(23)螺紋連接,卡圈(23)與布置于機身內部的碳管(22)連接;上轉接鋁板(5)頂部連接天平(4),天平(4)頂部與升沉桿(7)底部連接,升沉桿(7)豎直穿過小滑車(8),小滑車(8)左、右端通過鋼索(9)連接在測橋(10)上,升沉桿(7)頂端通過繩索(11)連接電磁鉤(12),電磁鉤(12)連接高度調節裝置,高度調節裝置連接在水動力高速試驗拖車(3)上;升沉桿(7)頂部還通過鋼絲繩(16)連接卸載箱(14),鋼絲繩(16)通過滑輪(15)使卸載箱(14)可為水面飛行器模型(1)提供垂直向上的拉力;
壓力傳感器(17設置在水面飛行器模型(1)的船底,加速度傳感器(18)設置在水面飛行器模型(1)內重心處;采集器(21)布置在機身碳管(22)上,用于采集壓力傳感器(17)和加速度傳感器(18)測得的數據;在水面飛行器模型(1)前方設置有攝像機(19),攝像機(19)安裝在固定在水動力高速試驗拖車(3)底部的支架(20)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高度調節裝置采用電動缸(1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水面飛行器模型(1)左前方和右前方均設置有攝像機(19)。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調節裝置(2)包括互相鉸接的兩個連接部,兩個連接部分別與水面飛行器模型(1)和上轉接鋁板(5)連接。
5.使用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裝置進行試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試驗過程如下:試驗時,水動力高速拖車(3)在軌道上運動時帶動水面飛行器模型(1)向前方運動,水面飛行器模型(1)的速度由水動力高速拖車(3)控制,打開采集器(21),當水動力高速拖車(3)加速度達到試驗要求的運行速度并穩定后,觸發電磁鉤(12)釋放,水面飛行器模型(1)自由落體撞擊水面,水面飛行器模型(1)著水完成至滑水后,水動力高速拖車(3)剎車減速直至停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姿態下的水面飛行器模型著水載荷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試驗結束后,在保證試驗數據有效性的基礎上進行記錄并對其相關分析,記錄的內容包括水面飛行器模型(1)的垂直加速度,天平(4)的縱傾力矩及水面飛行器模型(1)船底壓力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未經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358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