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少回用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33502.5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34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佳妮;高英;李彩鳳;洪德明;李玲玲;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72 | 分類號: | C02F1/7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協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羅大忱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用水 有機物 回水處理 處理劑 過氧化氫溶液 金屬氧化物 二次污染 分散混合 工業廢水 過濾處理 環保效益 直接排放 總有機物 重量份 主處理 水中 絮凝 組份 沉淀 回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少回用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回水處理劑加入需要處理的含有有機物的回用水中,分散混合,然后依次直接進行常規絮凝、沉淀和過濾處理,即可獲得回用水;回水處理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份:主處理劑過氧化氫溶液1份,助處理劑0.01~15份,助處理劑包括金屬氧化物。本發明原料來源廣泛,價廉易得,成本低,適用范圍寬,處理回收用工業廢水效果好且不產生二次污染,甚至可以直接排放,水中總有機物含量明顯下降,具有經濟、環保效益高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含殘余單體的工業回用水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雙氧水和助處理劑同時產生技術的水處理方法,特別適用于但不限于懸浮聚合生產熱膨脹微球產生的回用水。
背景技術
目前在石油化工行業聚合物生產過程中,特別是懸浮聚合生產熱膨脹微球的聚合車間產生大量的低pH(pH值在4以下)的回用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機化合物,有機物的存在導致合成的聚合物結構性能不穩定,所以通常不能直接回用。這些廢水一般顯酸性,酸性廢水有較強的腐蝕性,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中,污染水體,腐蝕管渠及構筑物,干擾水體自凈,使土壤酸化或鹽堿化。若不將這些廢水中的有機物徹底處理即排放,將對環境造成無法估量的污染與破壞。因此必須對回用水進行有效處理,才能更好的回收利用或者直接排放。
回用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膜分離技術、高級氧化技術、絮凝法等。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吸附劑吸附回用水中的有機物從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目前較為常用的吸附劑主要有活性炭、煤渣、硅藻土和無機吸附劑、納米微球等。如CN101595062A提供了一種用于廢水處理的核殼微球,這類吸附劑具有投資小、方法簡單等特點,但是吸附劑用量大,再生費用高;膜分離技術是根據膜對不同物質具有透過性差異的物理處理過程,選擇性好,不會發生相變化,運行費用低。膜分離技術可以獲得較好的有機工業回水處理效果,但膜分離技術的缺點是一次性造價高,膜污染嚴重,需要根據不同的廢水類型選擇不同的預處理方法;高級氧化技術是借助氧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使水體中許多結構穩定、很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分子轉化為無毒無害的可生物降解的低分子物質,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如申請號CN104310534B基于臭氧和雙氧水同時產生技術的水處理系統,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近年來污水處理領域研究的熱點,通常需要等離子體水處理設備,造價較高,等離子體裝置較為復雜,大部分放電電極直接與污水以及等離子體接觸,污水以及等離子體及對電極的腐蝕嚴重,從而使得放電裝置的使用壽命短,單位時間內處理量小,效率較低,存在不易實現工業化應用的問題;絮凝法使用比較普遍,對這類有機廢水的處理,國內較大的生產廠家采用先中和,再沉降的方法,如申請號CN201210470218.4一種機加工切削液污水的破乳絮凝處理方法,通常使用的水處理劑如聚鋁(PAC)、聚丙烯酰胺(PAM)及聚丙烯酸等對上述含有機物的處理無效果或效果很差,同時沉降速度較慢,殘留濁度高,處理后化學需氧量COD仍較高,若采用目前市場上絮凝的方法進行處理,則費用較高,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公開一種減少回用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回水處理劑加入需要處理的含有有機物的回用水中,分散混合,然后依次直接進行常規絮凝、沉淀和過濾處理,即可獲得減少了有機物的回用水,可循環使用。
所述的回水處理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份:
主處理劑過氧化氫溶液 1份
助處理劑 0.01~15份;
優選的:
主處理劑過氧化氫溶液 1份
助處理劑 0.3~9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35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