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及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32136.1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216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伯濤;楊娟玉;史冬;余章龍;王寧;吳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68;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紅 |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氣處理 熔鹽電解 水洗噴淋 酸堿中和 處理系統 噴淋水洗 水氣分離 沉淀池 酸液 吸附 連續自動化生產 噴淋循環系統 沉積物堵塞 加堿中和 循環系統 吸附塔 除塵 外部 加堿 酸度 尾氣 堵塞 排放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及處理系統。所述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是將由熔鹽電解產生的尾氣進行初步的除塵,然后進行噴淋水洗,對水洗后的氣體進行水氣分離,然后進行吸附處理。本發明提供的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采用外部加堿中和的方法,當水洗噴淋塔中液體達到一定酸度時,將水洗噴淋塔中的酸液排入沉淀池,利用沉淀池加堿進行與酸液的酸堿中和,噴淋水洗后的氣體經過水氣分離處理,最后經過吸附塔吸附后排放,達到尾氣處理的要求。本方法避免了因水洗噴淋塔內部酸堿中和產生的沉積物堵塞噴淋循環系統。相比傳統尾氣處理方法,由于是外部酸堿中和,避免了水洗噴淋塔循環系統堵塞問題,達到更好的連續自動化生產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氯化物的尾氣處理方法及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熔鹽電解過程中,由于高溫造成一定的熔鹽揮發,同時因電解反應產生一定氣體,這些都將排出設備外,為了達到環保要求,保護環境,需要對尾氣進行處理。熔鹽主要為CaCl2等氯化物,電解反應產生的氣體主要為HCl等,通用的尾氣處理方法是用水洗噴淋塔進行堿液水洗,進行酸堿中和達到排放要求,由于酸堿中和反應產生沉積物,常會堵塞水洗噴淋塔循環系統,特別是噴淋頭,一旦堵塞很難清理,從而影響尾氣的處理效果。
為解決通用尾氣處理方法的弊端,專利CN201310581740.4提出一種利用副產物酸液進行清堵的方法,堿洗塔堵塔時,將尾氣通過水洗塔后形成的鹽酸溶液輸入堿洗塔中進行清堵。該方法有效地對水洗噴淋塔循環系統的堵塞進行疏通,但沉積物并未排出,還是存在一定堵塞風險,而且在清理沉積物時,需要停機清理,必然對生產活動造成一定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出一種熔鹽電解尾氣處理系統。
實現本發明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將由熔鹽電解產生的尾氣進行初步的除塵,然后進行噴淋水洗,對水洗后的氣體進行水氣分離,然后進行吸附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的熔鹽電解尾氣處理方法,包括步驟:
1)由熔鹽電解產生的尾氣用除塵器進行初步的除塵;
2)除塵后的尾氣在噴淋塔內進行噴淋水洗,所用的水循環噴淋,當噴淋水洗產生的液體酸度達到pH2~5,將所述液體排出噴淋塔進行酸堿中和;
3)對水洗后的氣體進行水氣分離,然后用活性炭進行吸附處理。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之一為,進行噴淋水洗的水的流量和尾氣流量的比例為(5~10):(1000~3000)。
例如,尾氣流量1000~3000m3/h,則噴淋的水的流量為5~10m3/h。
其中,步驟2)中,用堿液對所述液體進行酸堿中和,所述堿液為NaOH溶液、Na2CO3溶液、KOH溶液中的一種或多種;酸堿中和后經過12~24小時沉淀后將酸堿中和產生的清液用于所述噴淋水洗。
其中,氣體和液體輸送的動作均由電控系統程序控制。
一種熔鹽電解尾氣處理系統,包括:收塵器、水洗噴淋塔、水氣分離器、吸附塔、沉淀池和水池,
所述收塵器連接所述水洗噴淋塔,所述水洗噴淋塔的氣相出口連接所述水氣分離器,所述水氣分離器連接所述吸附塔;所述水洗噴淋塔下部連接有液體管道,所述液體管道連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連接所述水池,所述水池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水洗噴淋塔的頂部。
其中,所述水洗噴淋塔還連接有循環水管道,所述循環水管道連接所述水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21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