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河口海岸工程風暴潮災害全動力實驗室模擬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31574.6 | 申請日: | 2018-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068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海龍;左其華;夏云峰;李褆來;韓玉芳;王紅;滕玲;楊紅;段子冰;王玉丹;繆張華;方辰;錢明霞;楊寧娜;孫鵬;黃東海;陳海英;丁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B1/02 | 分類號: | E02B1/02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口 海岸 工程 風暴 災害 動力 實驗室 模擬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河口海岸工程風暴潮災害全動力實驗室模擬系統的使用方法,在實驗水槽上還設有風道,該風道上游設有風機;所述實驗水槽的結構是:在實驗水槽的上、下游兩端都自外向內地設有進水池與潮水箱,該進水池與潮水箱之間設有雙向泵;潮水箱與實驗水槽之間設有閥門;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開始實驗前,在水槽兩端的進水池中蓄水,同時在水槽中放入試驗初始需要的水量,選擇好試驗所需要的雙向泵的數量,關閉不使用的通水閥門,選擇好需要使用的風機數量;
開始試驗,首先進行穩水操作,造波機恢復初始狀態,啟動雙向泵,風機及尾板控制,使其達到試驗要求的初始流量、風量及潮位;然后導入試驗數據開始試驗,試驗時造波機、雙向泵、風機及尾板聯動控制,同時采集水槽內的波高、流速、水位數據;
試驗結束,停止造波機運轉,再停止風機、雙向泵和尾板的運轉,讓水槽內的水回水庫;所述各步驟的具體操作中:
1)控制點的水位hm;設hini為初始水深,與動力生成有關的水位主要由水槽風增水位hw和生潮系統產生的水位ht(t)以及水流補充系統形成的水位hc(t)組成,波浪引起的增水忽略不計,則:
hm(t)=hini+hw(t)+ht(t)+hc(t) (1)
2)控制點的波浪要素波高H和波周期T,由水槽風成波(Hw,Tw)和造波機生成的波浪(Hg,Tg)二部分組成:
Tg=Tmean≈α1T0 (2-2)
其中α1是經驗系數,取決于風成波與造波機生成的周期波的比值;下標mean是平均值;T0是波周期期望值;
3)控制點的流速由風生流速度Vw、波浪引起水質點的運動速度Vg、潮流速度Vt和雙向泵產生的水流速度Vc;和水槽沿長度方向的水位梯度引起的水流速度Vh,正比于水位沿水槽長度方向x之比的水頭梯度認為Vw主要在水面附近;Vg是周期性波動,時均為0;則控制點在水面下一定深度處的水流速度為:
尾板處水位為ht(t)由式(1)得到;
模型3個控制斷面:輸入控制斷面、目標控制斷面、尾板控制斷面;其中:
輸入控制斷面由風速儀、水位計、流速儀、波高儀組成;各物理量與目標控制斷面各物理量值大小相應;各物理量與潮水箱壓力值、雙向泵流量、造波機運動量間關系由傳統的傳遞函數Trp,Trgc,TrHT得到;
目標控制斷面由與輸入控制斷面相同的儀器組成;目標控制斷面是模型試驗斷面,各物理量的設計值V0,h0,H0,T0由模型試驗相似準則得到,流速、水位、波浪波高及周期測量值是模擬系統需要達到的;
尾板控制斷面由水位計以及流速儀組成,監控該斷面的水位或流量,決定尾板高度或開啟度以保證目標控制斷面得到相應的設計值;
模擬系統通過模型控制模式,形成自動閉環反饋控制,達到風暴潮災害全動力系統實驗室模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海岸工程風暴潮災害全動力實驗室模擬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方法的控制模式分別有:
假定風浪是充分成長的,模擬控制采用二步模式;
如風浪是非充分成長,則分為三步模式:第二步模擬潮流;第三步模擬波浪;
風作用模擬控制:控制主要得到風增水沿程分布hw(t)和風成浪Hw,Tw;
全動力模擬:在風作用模擬控制結果的基礎上,進行水槽全動力模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未經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3157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