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29109.9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4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鄒繼兆;鄒廣金;于思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國匯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32 | 分類號: | C04B28/32;C04B111/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黃志云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火門芯板 改性菱鎂 氯化鎂 水性粘結劑 二氧化硅 二氧化鈦 防火性能 復配改性 氧化鎂 泡劑 配發 制備 添加劑 制備方法和應用 應用范圍廣 結構穩定 質量比 抗折 應用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包括氧化鎂、氯化鎂、復配改性添加劑、復配發泡劑、二氧化鈦、二氧化硅以及水性粘結劑,且所述氧化鎂、氯化鎂、復配改性添加劑、復配發泡劑、二氧化鈦、二氧化硅、水性粘結劑的質量比為(39?54):(44?51):(0.1?5):(5?15):(0.1?0.5):(0.1?0.5):(0.5?5)。本發明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具有良好的抗折強度高、結構穩定、耐火和防火性能等特性以及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等特性,應用范圍廣。其制備方法有效保證了本發明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性能的穩定性,提高了其耐火和防火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及其制備方法和該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密集,高樓叢立,建筑材料防火關系到很多人的生命,尋求物美價廉的防火保溫材料一直是建材界關注的問題。防火門是眾多防火環節中的重要的環節之一,防火門芯板則是防火門防火的關鍵。
目前防火門芯板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有機保溫材料,如XPS、PVC、PUR、PE、EPS等,由于其燃燒后的發煙量及煙毒可能帶來更大的火災危害,近幾年的重大火災危害,都有他們的身影,已逐漸被淘汰。另一類是無機防火材料,如巖棉、玻璃棉、石棉、珍珠巖、蛭石、微孔硅酸鈣、泡沫玻璃等。巖棉、玻璃棉、石棉等材料自身強度差,需要骨架支撐,骨架又會帶來新的防火煙毒問題,并且煙氣毒性指標不合格,目前已被禁止使用。珍珠巖、蛭石等耐火度不高,并且吸濕性大。微孔硅酸鈣、泡沫玻璃等生產能耗高,產品價格高。而采用輕質菱鎂材料防火門芯板,自身強度高,不用骨架支撐,簡化防火門的制作過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其生產過程無三廢排放,綠色環保;養護為自然干燥固化,不需要額外能耗,節能;燃燒煙毒測試為AQ1級,耐火極限可以到2h,安全,作為防火門芯板已被廣泛接受。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合格的菱鎂產品成分里含大量游離的氯離子,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極易發生吸潮,出現“反鹵”現象,腐蝕防火門的框架材料而大大縮短防火門的服役期限。此外由于對菱鎂材料制備生產的不規范,傳統配方的固有屬性,其生產的防火門耐火時間大打折扣,企業大多選擇增加密度及厚度,以滿足耐火要求,門芯板質量的增加,成本增大,同時又會造成防火門其他配件要求增加,成本大大增加。另外,縱觀國內生產的防火門芯板抗折強度低、防火性能較差,在高溫烘燒過程中結構易坍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及其制備方法和其應用,以解決現有防火門芯板存在還存在吸潮、防火性能較差和抗折強度低、高溫烘燒過程中結構易坍塌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所述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包括氧化鎂、氯化鎂、復配改性添加劑、復配發泡劑、二氧化鈦、二氧化硅以及水性粘結劑,且所述氧化鎂、氯化鎂、復配改性添加劑、復配發泡劑、二氧化鈦、二氧化硅、水性粘結劑的質量比為(39-54):(44-51):(0.1-5):(5-15):(0.1-0.5):(0.1-0.5):(0.5-5)。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按照本發明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漿料所含的組分及其比例分別量取各組分原料;
將稱取的各組分加入溶劑中進行混料處理,形成膏狀混合物;
將所述膏狀混合物進行模壓固化成型,形成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本發明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或本發明制備方法制備的改性菱鎂防火門芯板在木質防火門、鋼質防火門、工藝門、建筑裝飾板、外墻保溫材料、隔墻板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國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國匯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2910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