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及基于其的低頻寬帶吸聲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28044.6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6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九匯;劉崇銳;陳煦;馬富銀;楊征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0K11/172 | 分類號: | G10K11/1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亥姆霍茲共振器 吸聲 內置 板式 低頻寬帶 峰值位置 穿孔 寬帶 隔板 并列耦合 工程應用 減振降噪 穿孔式 聲頻帶 波長 加寬 靈活 成熟 | ||
1.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亥姆霍茲共振器,亥姆霍茲共振器內部設置有將其內腔分割為至少兩個腔室的隔板(12),隔板(12)上開設有隔板小孔(13),隔板小孔(13)為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其特征在于,隔板(12)上開設有一個或兩個以上隔板小孔(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其特征在于,小孔(13)的形狀為圓形、方形或橢圓形。
4.一種基于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的低頻寬帶吸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剛性的框架(9),框架(9)內設有至少兩個空腔共振器,空腔共振器中至少有一個為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的低頻寬帶吸聲結構,其特征在于,空腔共振器中還包括亥姆霍茲共振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的低頻寬帶吸聲結構,其特征在于,厚度較大的空腔共振器進行空間折疊,其下端延伸至厚度較小的空腔共振器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的低頻寬帶吸聲結構,其特征在于,空腔共振器的個數為6~15個。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的低頻寬帶吸聲結構,其特征在于,框架(9)內設有八個空腔共振器,八個空腔共振器中四個為亥姆霍茲共振器,其余為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
四個亥姆霍茲共振器分別記作第一亥姆霍茲共振器(1)、第二亥姆霍茲共振器(2)、第三亥姆霍茲共振器(3)和第四亥姆霍茲共振器(4);第一亥姆霍茲共振器(1)、第二亥姆霍茲共振器(2)、第三亥姆霍茲共振器(3)和第四亥姆霍茲共振器(4)的表層小孔10的直徑分別為1.5mm、1.4mm、1.4mm和1.4mm,厚度分別為41mm、30mm、25mm和21mm;
四個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均設置有一個隔板(12),四個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分別記作第一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5)、第二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6)、第三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7)和第四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8);第一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5)、第二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6)、第三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7)和第四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8)的表層小孔(10)的直徑分別為2.7mm、2.8mm、3.1mm和3.1mm,隔板小孔13的直徑分別為1.3mm、1.1mm、1.1mm和1.0mm,第一腔室的厚度分別為60mm、48mm、45mm和39mm,第二腔室的厚度分別為43mm、33mm、27mm和20mm;其中,第一腔室為隔板(12)至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頂部的空腔厚度,第二腔室為隔板(12)至內置穿孔板式亥姆霍茲共振器底部的空腔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2804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