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控制雨水徑流顆粒物的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811524566.9 | 申請日: | 2018-12-13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63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國;劉朝榕;胡思骙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主分類號: | E03F3/04 | 分類號: | E03F3/04;E03F1/00;E03F5/14;E03F5/0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固體污染物 雨水徑流 雨水 顆粒物 顆粒物污染 污染物總量 沉淀系統 流動路徑 流動特征 密度差異 受納水體 污染要求 雨水導流 支撐外殼 裝置安裝 沖洗孔 出水口 擋水板 進水口 沉降 減小 沉淀 攜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控制雨水徑流顆粒物的裝置,該裝置由支撐外殼、雨水導流系統、固體污染物沉淀系統(進水口、擋水板、出水口)、沖洗孔組成。本發明主要側重于形成雨水徑流時,控制雨水徑流中所攜帶的固體污染物,以實現減少對受納水體的污染要求。該裝置根據雨水和固體污染物的密度差異,設計改變雨水的流動路徑與流動特征,促進固體污染物的沉降。從而當雨水徑流流過本發明裝置時,能夠沉淀部分固體污染物,實現減小雨水中污染物總量的目的。本發明的裝置安裝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在雨水的顆粒物污染問題上,本發明設計具有較好的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一種控制雨水徑流顆粒物的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的發展運營中,雨水的輸送和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城市運營的安全以及城市發展。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以及對城市居住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密切關注與重視,人們逐漸對城市雨水輸送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愈加關注。目前,我國的城市雨水輸送主要采用直排的方式,通過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后,再通過輸送系統匯集、直接排放至附近的河流、湖泊中。
城市發展中,大多伴隨著地面硬化現象,雨水通過對道路路面的沖刷,會將地面上沉積的污染物匯集到雨水系統中,雨水攜帶大量污染物進入河湖中,造成了點源污染,從而加劇河湖水質的污染,從而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此類雨水未經處理直接通過雨水系統的匯合,將非點源污染轉化為點源性污染,對河流、湖泊造成沖擊性污染負荷,對水體水質會造成較大的影響破壞,并且影響水體中的水生物等,是近城市水體污染治理難度較大的原因之一。同時,已知固體污染物自身和表面會攜帶大量的污染物質,控制好雨水徑流中的固體污染物即能減小雨水輸送過程中伴隨的污染問題。并且,如果徑流雨水攜帶的固體污染物較多且污染物密度較大,在雨水輸送系統中會伴隨沉降與淤積的情況發生,進而引發管道堵塞問題,從而影響雨水管道的過流能力并且減小排水管道的排水容量。當發生較大降雨時,不能及時的排出城市內的降水,可能加重城市的內澇現象,從而影響城市的正常運營與維護,造成經濟和人員的損失。
目前,我國對于雨水輸送系統中攜帶大量固體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以及影響的研究較少,幾乎沒有實際應用手段。而根據水和固體污染物的密度差別,以及固體污染物的沉降性能等特點,沉降法是有效分離雨水與固體污染物的手段,然而如果將該方法應用到現有的雨水輸送系統中,是較大的困難和挑戰。目前沉降法并未得到廣泛應用。
在目前的技術中,缺少一種安裝方便、不消耗額外能源、且能直接在現有的雨水輸送系統中安裝的裝置,能夠有效的利用雨水與固體污染物的特性進行固體污染物的分離和收集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一種適用于控制雨水徑流顆粒物的裝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適用于控制雨水徑流顆粒物的裝置,包括支撐外殼、雨水導流系統、固體污染物沉淀系統、沖洗孔。
該裝置的雨水導流系統、固體污染物沉淀系統與反沖洗系統均安裝在支撐外殼內,整個裝置是模塊化的安裝在現有的雨水篦子中,安裝方便,有效的在現有的雨水系統上進行升級,較為經濟。
雨水導流系統設置為斜面雨水坡,坡的方向為該雨水篦子與雨水管道連接的相反方向,將雨水準確輸送至固體污染物沉淀系統的進水口位置。
固體污染物沉淀系統由進水口、多塊上下安裝的擋水板、以及出水口構成,通過擋水板控制雨水徑流的流動路徑,根據固體污染物與雨水的密度差別特點,通過雨水的上下交替流動,將雨水與較大固體污染物進行分離,從而實現固體污染物的沉淀雨分離目的。具體的看,雨水在上行過程中,由于固體污染物的密度較大,不能跟隨雨水正常流動,從而沉淀停留在固體污染物沉淀系統的底部。同時,擋水板的間距設計隨著水流方向逐漸增大,從而控制水流的流速變慢,使得固體污染物能夠分級分離,使得不同質量的固體污染物都能夠在相應的分離區進行分離沉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245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