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類別敏感型邊緣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20198.0 | 申請日: | 2018-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413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徐成俊;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7/13 | 分類號: | G06T7/13;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誠輝律師事務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邊緣檢測 學習神經網絡 邊緣分類 尺度變換 檢測結果 交叉使用 類別目標 模型訓練 目標邊緣 目標分割 損失函數 圖像邊緣 性能保障 訓練過程 敏感 再處理 自適應 熵函數 檢測 權重 細化 重置 學習 標簽 分割 分類 監督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類別敏感型邊緣檢測方法,采用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得到若干類別目標的邊緣分類檢測結果。使用深度監督方法進行模型訓練,在訓練過程中使用自適應尺度變換的標簽,交叉使用重置權重的損失函數和一般的交叉損失熵函數。本發明能夠對特定的目標邊緣進行檢測,同時對得到的邊緣進行分類,相較于現有的深度學習邊緣檢測方法,本發明不僅提高了檢測精度,得到更加細化的圖像邊緣,且幾乎不需要后期再處理;而且在功能上進行了擴展,能夠對以邊緣為基礎的其他任務,如目標分割、實例分割等任務提供更高的性能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處理領域,尤其涉及圖像的邊緣檢測技術。
背景技術
邊緣檢測是圖像處理領域中的基礎問題,對邊緣分割的研究一直是計算機視覺的基本任務,也是很多研究和應用的技術基礎。例如醫學圖像的細胞分割,自動駕駛中道路分割等,都是邊緣檢測技術的具體應用。
傳統的邊緣檢測算法有三種:Sobel算子,Laplacian算子,和Canny算子。這些方法有各自的適用情形,得到邊緣圖像的效率和魯棒性都有局限。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逐漸有技術提出采用深度學習的方式來得到圖像邊緣,如參考文獻[1]、[2],這些技術在效率和魯棒性上雖然有較大提升,但得到的邊緣相對于真實的邊緣較粗,檢測精度仍有待提高。而且這些邊緣檢測方法都只能得到二值邊緣圖像,不能對得到邊緣進行分類,進一步得到邊緣的語義信息。
參考文獻:
[1]S.Xie and Z.Tu.Holistically-nested edge detection.InIJCV.Springer,2017
[2]G.Bertasius,J.Shi,and L.Torresani.DeepEdge:A multiscale bifurcateddeep network for top-down contour detection.In IEEE CVPR,pages 4380–4389,2015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檢測精度高、能得到邊緣的類別信息的邊緣檢測方法。
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類別敏感型邊緣檢測方法,采用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得到若干類別目標的邊緣分類檢測結果。
進一步地,將待檢測圖像輸入所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所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為CNN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其中包括特征提取步驟1、上采樣步驟2,特征融合及分類步驟3。
進一步地,所述特征提取步驟1包括5個階段的特征提取,S1-S5,得到不同尺度的二值分類的邊緣特征圖。
進一步地,在訓練所述CNN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時,采用一個自適應尺度變換的標簽來監督訓練。
進一步地,所述上采樣步驟2,是對所述特征提取步驟1提取的邊緣特征進行上采樣,上采樣的圖像尺寸與待檢測圖像大小一致;所述特征融合及分類步驟3,是根據所述上采樣步驟2的結果,進行特征融合,同時對邊緣的類別進行分類。
進一步地,所述特征融合及分類的方式為:
E={E1,E2,E3},
F={F1,F2,...,Fn},
Fnew={F1,E,F2,E,...,Fn,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201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