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有限空間的大型頂管沉井逆作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515094.0 | 申請日: | 2018-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45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溫法慶;孫連勇;王忠仁;門燕青;崔新壯;王磊;盧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23/00 | 分類號: | E02D23/00;E02D23/08;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劉敏 |
| 地址: | 300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有限 空間 大型 沉井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有限空間的大型頂管沉井逆作施工方法,對預施工的場地進行平整;根據設計要求,確定開挖沉井的地面位置;根據測量放線位置,進行沉圍護樁施工;然后進行地表土體挖除;對開挖空間的空間位置進行復核;對沉井的第一節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首節結構施工完成后進行沉井土方開挖施工;對沉井南北兩側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挖除第二節沉井結構范圍內的土方;對沉井東西兩側的混凝土結構施工;第二節東西結構施工后施工沉井后續節段,進行沉井封底施工,有效的控制了地表及圍護結構變形、基坑開挖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逆作結構的自身荷載由立柱直接傳給地基,同時減小了開挖卸載對持力層的影響,提高了施工安全,同時利于保護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有限空間的大型頂管沉井逆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因施工需要,要對大量的市政管線、燃氣、自來水、雨污水管道進行遷改,其中經常需要遷移有較大風險的220KV、110KV、10KV等高壓電纜,中壓燃氣管線,高壓大直徑自來水主管線等大量市政管線。在實際施工中,有的管線難以遷移并與軌道交通的車站結構發生相互干擾,給軌道交通施工帶來了諸多困難,如何解決這些施工難題,需要進行多種施工方案的比選,從中選取最優的方案。
在某些施工中,管線的遷移需穿越主干道,為了保證主干道的暢通,多穿越頂管法遷移地下(高壓)管線,多數頂管直徑小于1.5m,管徑3m的頂管較少。根據頂管施工的工藝,頂管施工必須首先施工始發沉井,沉井的深度通常受到多種外界因素影響,常常需要較大的埋深才能安全避讓地下既有障礙物,沉井埋深的增大,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難度與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有限空間的大型頂管沉井逆作施工方法,有效的控制了地表及圍護結構變形、基坑開挖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逆作結構的自身荷載由立柱直接傳給地基,同時減小了開挖卸載對持力層的影響,提高了施工安全,同時利于保護環境,符合綠色施工的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有限空間的大型頂管沉井逆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平整場地:對預施工的場地進行平整,清除地面異物,根據綠色施工的要求進行施工場地的圍擋及封閉;
B、第一次測量放樣:根據設計要求,確定開挖沉井的地面位置;
C、鋼板樁施工:根據測量放線位置,進行沉井開挖前的圍護樁施工;
D、第一層土方開挖:鋼板樁施工完畢后進行地表土體挖除;
E、第二次測量放樣:第一層開挖完成后對開挖空間的空間位置進行復核;
F、首節結構施工:對沉井的第一節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施工;
G、第二節土方開挖:首節結構施工完成后進行沉井土方開挖施工;
H、第二節南北結構逆作:對沉井南北兩側的混凝土結構進行施工;
I、第二節東西土方開挖:挖除第二節沉井結構范圍內的土方;
J、第二節東西結構施工:對沉井東西兩側的混凝土結構進行施工;
K、后續節段施工及封底:第二節東西結構施工后依次施工沉井后續節段,最后進行沉井封底施工。
優選的,所述圍護樁采用具有止水功能的拉森板樁,所述拉森板樁依靠連接溝槽形成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層土方開挖為鋼板樁施工完畢后進行的地表土體挖除,其開挖深度滿足沉井第一節結構的高度,且保證圍護樁對土體的支護作用滿足土體穩定性要求。
優選的,首節結構施工在第一層土方開挖完畢后及經測量復核開挖尺寸后,進行第一節沉井結構的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大學,未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150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坑圍護墻的組裝式冠梁結構
- 下一篇:一種沉井周邊注漿加固土體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