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及發電機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12501.2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73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東升;嚴天雄;高中華;楊林;劉進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威能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02 | 分類號: | F01N1/02;F01N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呂小琴 |
| 地址: | 5114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諧振 諧振腔 諧振筒 諧振孔 消聲器 靜音式 發電機組 后腔 發動機廢氣 發動機排量 消聲器結構 簡單加工 氣體形成 諧振效果 運行效率 排氣腔 減振 降噪 盲板 排出 前腔 成型 疊加 后排 連通 迂回 發動機 靈活 | ||
1.一種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包括進氣管、排氣管和消聲筒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消聲筒體腔內的內緩沖諧振組件,所述內緩沖諧振組件包括前隔板、后隔板和緩沖諧振筒,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按照氣體流向前后并列密封設置于消聲筒體內腔,且將消聲筒體內腔分隔成位于前隔板前的且連通進氣管的進氣腔、位于前隔板和后隔板之間的緩沖諧振腔和位于后隔板后的且連通排氣管的排氣腔,所述緩沖諧振筒兩端對應支撐于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緩沖諧振筒前端開口連通于進氣腔,后端開口連通于排氣腔,連通于所述緩沖諧振筒內與所述緩沖諧振腔之間在緩沖諧振筒筒體上設置多個緩沖諧振孔,且所述緩沖諧振筒內設有將緩沖諧振筒內腔密封分割成前腔和后腔的盲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諧振孔為徑向通孔,且近似均勻的分布在緩沖諧振筒筒體或者將緩沖諧振筒筒體分區塊在區塊范圍內近似均勻的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諧振筒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諧振筒緩沖諧振筒的內腔橫截面積總和與進氣管插入消聲筒體的管段的內腔橫截面積之比為1-1.5: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單個緩沖諧振筒的所述多個緩沖諧振孔的開孔面積總和與對應的緩沖諧振筒的內腔橫截面積之比為2.5-3.5: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單個緩沖諧振筒的所述多個緩沖諧振孔的開孔面積總和占對應的緩沖諧振筒的位于緩沖諧振腔內的筒體展開面積的20%-27%。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單個緩沖諧振筒的所述多個緩沖諧振孔的開孔面積總和與對應的緩沖諧振筒的內腔橫截面積之比為3:1,單個緩沖諧振筒的所述多個緩沖諧振孔的開孔面積總和占緩沖諧振筒的位于緩沖諧振腔內的筒體展開面積的23%。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諧振筒為橫截面規則的筒狀,且數量為平行于消聲筒體設置兩個及以上,相鄰緩沖諧振筒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為在此方向上相鄰緩沖諧振筒的中心軸線到各自母線距離的和的1.4-1.6倍。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聲層,在所述緩沖諧振腔內設有內筒體,所述內筒體與消聲筒體內表面之間形成夾層,所述吸聲層位于所述夾層內,所述吸聲層厚度為25-35mm。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位置位于緩沖諧振筒的軸向中部附近。
11.一種發電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組的發動機發動機安裝有權利要求1-10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多孔緩沖諧振靜音式消聲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威能機電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威能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125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主動式油氣分離器
- 下一篇:摩擦電顆粒物捕集裝置、運輸工具排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