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軸承內/外套圈滾道磨削應力的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10586.0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05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宇;王洪;吳永林;許曉東;孫庭槐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天馬虹山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9/06 | 分類號: | B24B19/06;B24B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索易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寶偉 |
| 地址: | 561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磨削 滾道 內溝 整修 砂輪 均勻分配 軸承套圈 外套圈 進給 精研 軸承 質量穩定性 軸承內套圈 成品軸承 工件轉速 磨削加工 應力分布 變質層 離散度 粗磨 細磨 | ||
本發明涉及軸承套圈磨削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控制軸承內套圈滾道磨削應力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粗磨內溝/滾道,其中砂輪整修頻率為至少每4件整修1次,磨削的線速度為35~50m/s,進給速度為0.002~0.003mm/s,磨削次數為至少3次,每次均勻分配磨量;細磨、終磨內溝/滾道,其中砂輪整修頻率為每1件整修1次,磨削的線速度為30~50m/s,進給速度為0.001~0.002mm/s,磨削次數為至少2次,每次均勻分配磨量;第一次精研內溝/滾道,其中工件轉速為900~2700r/min;第二次精研內溝/滾道。該控制軸承內/外套圈滾道磨削應力的加工工藝,可以有效降低軸承套圈磨削應力和磨削變質層的離散度,控制磨削應力分布狀,提高成品軸承質量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套圈磨削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控制軸承內/外套圈 滾道磨削應力的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軸承作為機械基礎元件,廣泛地應用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軸承 是典型的精密機械產品,其技術水平是國家工業綜合技術水平的反映,在國 防領域,軸承是航空、航天、兵器、艦船、核工業等所有武器裝備的關鍵配 套件。從理論上講,軸承套圈滾道的磨削應力、磨削變質層,對軸承的滾動 疲勞壽命有直接的影響,將磨削應力、磨削變質層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可以 有效的提高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軸承套圈滾道的磨削應力之所以能夠提高 軸承的疲勞壽命是因為該應力可以減小滾動接觸產生的剪切應力,而這個應 力必須是壓應力。這是由于零件的疲勞失效出現在承受過大拉應力的時候, 當表面有較大壓應力殘存時,會抵消同等數值的拉應力,而使鋼的實際承受 拉應力數值減小,可以使疲勞強度極限值增高,當表面有較大拉應力殘存時, 會與承受的拉應力載荷疊加而使鋼的實際承受的拉應力明顯增大,即使疲勞 強度極限值降低。因此,控制滾動軸承套圈滾道表面壓應力,對提高滾動軸 承的疲勞壽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耐熱鋼材料(S8Cr4Mo4VA)是我國廣泛用于軸承制造常用材料,用于耐 熱鋼制造的軸承常用于高溫、高速、重載等特殊場合,如航空軸承、艦船軸 承等。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套圈、內套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構成;滾動體采用 鋼球的稱為球軸承,采用滾子的稱為滾子軸承。目前,在磨削高溫軸承鋼材 料制造的軸承套圈滾道時,沒有專門控制磨削應力的工藝,導致以下缺點:
(1)、加工后的軸承套圈滾道工作表面磨削應力隨機分布,不易控制;
(2)、軸承套圈滾道工作表面磨削應力、磨削變質層離散度大。
(3)、組成成品軸承后使用壽命分散度大,部分軸承達不到預期壽命, 少數軸承甚至出現早期失效故障;
(4)、成品軸承總體質量不穩定,顧客滿意度低。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控制軸承內/外套圈滾道磨削應 力的加工工藝,具備有效降低軸承套圈磨削應力和磨削變質層的離散度,控制 磨削應力分布狀,提高成品軸承質量穩定性等優點,解決了在磨削高溫軸承 鋼材料制造的軸承套圈滾道時,沒有專門控制磨削應力的工藝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有效降低軸承套圈磨削應力和磨削變質層的離散度,控制磨削應力 分布狀,提高成品軸承質量穩定性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 控制軸承內套圈滾道磨削應力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粗磨內溝/滾道,其中砂輪整修頻率為至少每4件整修1次,磨削的 線速度為35~50m/s,進給速度為0.002~0.003mm/s,磨削次數為至少3次, 每次均勻分配磨量;
S2:細磨、終磨內溝/滾道,其中砂輪整修頻率為每1件整修1次,磨削 的線速度為30~50m/s,進給速度為0.001~0.002mm/s,磨削次數為至少2次, 每次均勻分配磨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天馬虹山軸承有限公司,未經貴州天馬虹山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105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打磨機
- 下一篇:一種汽輪機葉片檢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