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509276.7 | 申請日: | 2018-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2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馮元新;張初航;許森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田縣云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G25/02;A01G25/16;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萬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華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水主管道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分支水管 共生裝置 過濾機構 自動進水 抽水泵 落水腔 支撐梁 試驗田 水稻 稻魚 放水 出水機構 進水機構 種植系統 自動出水 進水量 輸出口 水系 水位 貫穿 養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設有支撐梁,支撐梁上設有多個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內部設有過濾機構,過濾機構的頂部設有水稻試驗田;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部設有落水腔,落水腔的底部設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連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輸出口連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末端設有進水主管道,進水主管道貫穿第一基座的底部,進水主管道的頂部設有與第二基座相對應的多個分支水管,分支水管的末端設置在水稻試驗田上方;所述第一基座的一側設有進水機構,第一基座的另一側設有出水機構。本發明將養殖水系與種植系統分離,保護了水稻的根部,并且本發明能控制進水量,還能根據水位高低自動出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稻魚共生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
背景技術
水稻與田魚共生是一種自我平衡的生態系統,這種系統由于沒有化學農藥的投放,對周遭的生態環境有重大的保護作用,是各國專家銳意要保存的傳統農業模式。每逢春季插秧,農戶會將田魚魚苗與秧苗一同放進田里,使田魚與水稻一同生長。水稻與田魚之間有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剛插秧時魚苗還小,它們不會影響水稻生長,到了水稻的分株開始成熟,田魚才長成,這時田魚開始懂得啄食稻桿下多出來的谷以及周邊的雜草,使稻米營養更為集中,田魚日常于田里暢游,更可以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而水稻引來的各種昆蟲又為田魚提供食物。這可以是一個生生不息自我完善的食物鏈模式。根據調查顯示,當稻田載魚量達每公頃1,500公斤以上,養魚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可分別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營養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產量約5至15%。
傳統的稻魚共生生態系統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同樣也存在許多缺陷。由于田里養魚,田里必須保持有充足的水源,然而偶爾會出現干旱的季候,這時不能提供充足的水源,田魚會因田地干旱而死,魚的尸體會引發惡臭。而在雨澇的季節,稻田里的水會滿出,田魚會游走,造成一定的損失。并且田魚長大后容易啃食稻根,造成水稻因根部壞死而枯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本發明一方面實現了稻魚共生,使得稻魚之間相互滋養、協同作用,另一方面本發明將養殖水系與種植系統分離,保護了水稻的根部;此外,本發明能控制進水量,節約水資源,還能根據水位高低自動出水,保證稻米的健康生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設有支撐梁,支撐梁上設有多個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內部設有過濾機構,過濾機構的頂部設有水稻試驗田;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部設有落水腔,落水腔的底部設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連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輸出口連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末端設有進水主管道,進水主管道貫穿第一基座的底部,進水主管道的頂部設有與第二基座相對應的多個分支水管,分支水管的末端設置在水稻試驗田上方;所述第一基座的一側設有進水機構,所述的進水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基座外側的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設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輸入端口連接有抽水管,第一水泵的輸出端口連接有放水管;第一基座的另一側設有出水機構,所述的出水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基座內側的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設有支撐桿,支撐桿上鉸接有H型伸縮架,H型伸縮架的一端設有浮漂,H型伸縮架的另一端鉸接有連接腳,連接腳的端部固定有閘門;所述的第一基座的一側還設有第一開口,第一開口上設有與閘門相配合的第二滑軌。
前述的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中,所述的支撐梁上設有第一滑軌,第二基座底部設有與第一滑軌相對應的滑輪;第二基座的底部還設有兩個第一凸起,兩個第一凸起之間設有橫板,所述第一基座的側面上設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輸出端與橫板相連。
前述的具有自動進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魚共生裝置中,所述的過濾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基座內部的網狀漏板,網狀漏板上設有礫石;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部設有二次過濾腔,二次過濾腔的內部設有細砂,二次過濾腔的底部設有漏水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田縣云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青田縣云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5092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蝦稻混合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稻魚共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