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97180.3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2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向陽;厚琛;郭文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89/00 | 分類號: | C08L89/00;C08L67/04;C08L5/04;C08L29/04;C08K5/053;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廈門智慧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楊玉芳;楊唯 |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膜 制備 絲素蛋白 改性劑 混合液 絲素蛋白溶液 傳感器 預制 機械性能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應用 應用前景廣闊 發光二級管 可降解性能 生物相容性 基板表面 耐酸堿性 人體接觸 柔性電路 生物材料 生物電極 醫療檢測 蒸汽處理 自聚合物 觸摸屏 混合物 耐溫性 塑化劑 透光率 質量比 表皮 固化 澆筑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應用,涉及生物材料技術領域。其制備方法為:S1,制備絲素蛋白溶液;S2,將絲素蛋白溶液、改性劑和塑化劑混合,得到混合液,將混合液澆筑在基板表面,固化得到預制復合膜;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絲素蛋白與改性劑的質量比為1~9:1,改性劑選自聚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二者的混合物。S3,將預制復合膜在蒸汽處理后得到絲素蛋白復合膜。制備得到的復合膜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透光率、耐溫性、耐酸堿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能,能夠應用于在制備與人體接觸的生物電極、柔性電路、觸摸屏、發光二級管、醫療檢測傳感器以及表皮傳感器中,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材料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應用。
背景技術
力學和光學性能優異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復合膜是生物醫療、電子皮膚、表皮傳感器、生物電極等光電器件的關鍵材料。而目前常用的薄膜主要是以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腈(PAN)、聚酰亞胺(PI)等為主的高分子材料膜。但是,這種高分子材料膜存在以下缺陷:1.此類膜材料屬于化學合成膜,透氣性和生物相容性較差;2.這些高分子材料膜中部分楊氏模量較高,與皮膚貼合性差,限制了其在生物醫療和表皮傳感器領域的應用;3.這些薄膜的耐高溫性和降解性能較差,限制其加工工藝,且不容易降解,造成污染環境。
因此,需開發一種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溫、易降解的柔性的透明薄膜材料,用于滿足未來電子市場、醫療健康等領域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操作方便、各項參數容易控制、成本低廉,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這類絲素蛋白復合膜的透光度高、力學性能好,且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在在制備生物電極、柔性電路、觸摸屏、發光二級管、醫療檢測傳感器、表皮傳感器及生物醫藥材料的應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絲素蛋白溶液;
S2,將所述絲素蛋白溶液、改性劑和塑化劑混合,得到混合液,將所述混合液澆筑在基板表面,固化得到預制復合膜;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絲素蛋白與所述改性劑的質量比為1~9:1,所述改性劑選自聚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二者的混合物;
S3,所述預制復合膜經蒸汽處理后得到所述絲素蛋白復合膜。
進一步地,在步驟S2中,所述混合物中所述聚合物和所述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質量比為1:1~5。
進一步地,在步驟S2中,所述塑化劑為甘油,其在所述混合液中的質量分數為1%~5%。
進一步地,所述聚合物選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氨酯和聚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選自殼聚糖、甲殼素、纖維素、角蛋白和海藻酸鈉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所述絲素蛋白溶液的制備步驟包括:
S11:將蠶絲除雜后放進碳酸氫鈉溶液中進行脫膠,漂洗、干燥后獲得絲素纖維;
S12:將所述絲素纖維置于溶解液中溶解、過濾后得到初始溶液;
S13:將所述初始溶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后獲得絲素蛋白溶液。
進一步地,在步驟S3中,所述蒸汽處理步驟為:在30~90℃條件下用水蒸汽或醇類蒸汽處理8~10h。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絲素蛋白復合膜,按照上述的絲素蛋白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制得,所述絲素蛋白復合膜的厚度為30~15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71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硅膠泡棉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耐高溫改性瀝青新型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