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監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96809.2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2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道;楊明儒;林佩儀;羅景煜;蔡孟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G08B21/18;H05B47/105;H05B47/14;H05B47/19;F21V23/00;F21V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監控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監控系統,其將一感測模塊、一控制元件以及一無線通訊元件設置于一公共裝置的一容置空間,利用該感測模塊感測該公共裝置,如該公共裝置是否被任意開啟或該公共裝置是否受到沖擊導致歪斜,且該感測模塊傳送訊號至該控制元件,以判斷是否為異常并發送訊號至該無線通訊元件,該無線通訊元件再無線發送該控制元件的訊號;本發明更以該無線通訊元件無線聯機至一遠程系統,以讓遠程得知路燈的異常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智能監控系統,尤其設置于燈桿內以無線傳輸路燈狀況的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發展,為符合快速變遷的城市發展需要,必須有系統地發展路燈或號志控制系統工程的建設。傳統是以人工方式監測,無法及早發現污染源頭,導致無法實時改正,且傳統的路燈管理系統只能實現每天的開、關路燈控制,無法實時得知各路燈或號志的線路上電壓、電流、電力傳輸質量及各種運行狀態;習知的路燈維護系統較為被動,根據市民的報修電話工作或派遣人員巡視每一路燈或號志。基于安全考慮,路燈管理每年需定期派遣人員至裝置所在地現場測量裝置的健康質量,以確保無漏電、無損壞的問題,其耗費的人力龐大,其人事成本相當可觀。
為解決傳統人力監控路燈及號志燈的問題,產業界紛紛提出不同檢控裝置的設計,如在路燈上結合通訊系統可運用范圍更加廣泛,實現智能路燈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和相關設備搜集到路燈各方面原始的數據,通過因特網讓數據實現傳輸和共享,達到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提高城市的管理。
而號志燈或路燈監控系統的組成通常包含:管理中心或遠程裝置、終端監控裝置以及環境感測裝置。
管理中心或遠程裝置,其通過局域網絡或因特網等方式與分布在各地的終端監控裝置聯機,實現區域或城市規模的路燈控制體系。
終端監控裝置,其為一個路段或一個區域路燈的控制和管理單元,并通過聯機每一個路燈上的環境傳感器,完成路段或區域的路燈控制。終端監控裝置上設置處理器、內存單元及計時元件,以達成可脫機監測與控制受控路段或區域的路燈。
環境感測裝置,其感測每個一個路燈的開關、電壓、電流、電力傳輸質量以及各種運行狀態,并與終端監控裝置構成路燈監控與節能應用系統,實現控制、監測及管理路燈或號志燈的功能。
但習知的智能路燈控制系統或監控系統,通常為終端監控裝置,如處理器,與多個路燈上安裝的環境感測裝置聯機,如傳感器、電表,以一終端監控裝置監控一區或一路段的路燈或號志燈,其引發的問題是當終端監控裝置損毀或故障,將導致整區及整個路段產生故障或因終端監控裝置故障而無法得知其監控的區域度燈的狀況,產生諸多麻煩與問題。且習知的路燈監控系統常無法感測、偵測到路燈歪斜或彎曲的狀況,其因為路燈正常通電,環境感測裝置的訊號無異常,使終端監控裝置將其視為正常產生誤判;又習知的路燈監控系統無防盜系統,造成有心人能拆開路燈或號志燈并連接其電源線偷竊公眾的電力;且習知的智能路燈控制系統或監控系統的無線傳輸因技術受限,訊號難以穿透金屬壁面以及做長距離的數據傳輸,使無線通訊裝置無法各別設置于路燈或號志燈的金屬燈柱內,導致監控系統的發展受到限制。
為解決習知的種種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監控系統,其將感測模塊、控制元件以及無線通訊元件設置于公共裝置的內側,利用感測模塊感測該公共裝置,例如該公共裝置是否被任意敲開偷接電源或該公共裝置是否受到沖擊導致歪斜,該感測模塊發送訊號至該控制元件,以判斷是否為異常并發送訊號至該無線通訊元件,該無線通訊元件再無線發送該控制元件的訊號,并以該無線通訊元件無線聯機至遠程系統,讓遠程裝置,如控制中心能得知路燈的異常狀態并管控路燈的開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監控系統,其將一感測模塊、一控制元件以及一無線通訊元件設置于一公共裝置的一容置空間內側,利用該感測模塊包含的一加速度計感測該公共裝置,并發送訊號至該控制元件,以判斷該公共裝置是否受到沖擊導致歪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68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橋梁施工結構
- 下一篇:腕表及適用于腕表的提升電子支付安全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