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增強1200MPa級鈦合金鉆桿用鈦合金及其管材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96652.3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871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蔣龍;馮春;韓禮紅;劉永剛;李方坡;潘志勇;朱麗娟;路彩虹;王航;徐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2C14/00 | 分類號: | C22C14/00;C22C1/10;B22D18/06;C22F1/18;C22C1/02;B21C3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彥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增強 1200 mpa 鈦合金 鉆桿 及其 管材 制造 方法 | ||
一種石墨烯增強1200MPa級鈦合金鉆桿用鈦合金及其管材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計,Fe:3.0~5.0%,Al:3.0~5.0%,石墨烯:0.02~0.05%,其余為鈦;將純鐵、純鋁、鈦以及石墨烯采用真空懸浮熔鑄法熔煉,得到管坯;將管坯加熱進行均勻化退火;將加熱后的管坯經擠壓機進行擠壓,然后預拉伸變形。本發明合金的綜合成本較現有同級性能指標的鈦合金降低25%~30%。本發明充分利用了Fe、Al元素的固溶強化作用和分別對α相和β相的穩定作用;采用一步直接形變熱處理(熱擠壓)工藝,不僅提高了產品的綜合性能,而且能夠采取靈活的擠壓生產工藝,提高生產率和成材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管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墨烯增強1200MPa級鈦合金鉆桿用鈦合金及其管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深井、超深井及水平井數量不斷增加,勘探開發難度增大。傳統鋼制鉆桿比強度低,在復雜工況油氣鉆采條件下發生的應力腐蝕斷裂、疲勞斷裂、泄漏、過載等失效事故對油氣井的安全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鈦合金鉆桿比強度高、抗硫化氫應力腐蝕性能及耐腐蝕疲勞性能良好,可以顯著減輕鉆柱重量,緩解應力集中,提高鉆柱的最大下入深度、耐腐蝕疲勞性能等,延長鉆柱服役壽命,減少油氣井中鉆具失效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對耐蝕鈦合金鉆桿用管材的性能及成本要求不斷提高,其研究受到廣泛重視。
目前普遍使用的鈦合金材料多采用V、Zr、Pd、Ru等貴金屬元素高合金化設計,成本較高,工藝復雜,加工難度大,成材率低。
在專利申請號為CN200810150893.2的“一種低成本高強度鈦合金”中,其合金成分以質量%計:Al:4%~6%,V:1.9%~2.9%,Fe:1%~3%,余量為鈦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雖然也含有Al、Fe,而其Cr為重金屬元素,容易生成高污染有毒的六價Cr離子,已被歐盟禁止使用。
在專利申請號為CN200810117904.7的“一種低成本α+β型鈦合金”中,其合金成分:Al:4.5%~8%,Cr:0.3%~2%,Fe:0.3%~2%,Mo:0~1%,余量為鈦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其中Cr和Fe分別以鋁鉻中間合金和鋁鐵中間合金的形式加入,且同樣含有重金屬元素Cr。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墨烯增強1200MPa級鈦合金鉆桿用鈦合金及其管材制造方法,解決現有鈦合金鉆桿用管材生產工藝復雜、加工性能要求較高、成本昂貴、比強度低等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石墨烯增強1200MPa級鈦合金鉆桿用鈦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Fe:3.0~5.0%,Al:3.0~5.0%,石墨烯:0.02~0.05%,其余為鈦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Fe:3.0~4.0%,Al:4.0~5.0%,石墨烯:0.02~0.05%,其余為鈦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Fe:4.0~5.0%,Al:3.0~4.0%,石墨烯:0.02~0.05%,其余為鈦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一種石墨烯增強1200MPa級鈦合金鉆桿用鈦合金管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百分比計,Fe:3.0~5.0%,Al:3.0~5.0%,石墨烯:0.02~0.05%,其余為鈦;將純鐵、純鋁、鈦以及石墨烯采用真空懸浮熔鑄法熔煉,得到管坯;
2)將管坯加熱進行均勻化退火;
3)將加熱后的管坯經擠壓機進行擠壓,然后預拉伸變形。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均勻化退火的溫度為970~990℃,時間為1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66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