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土壤中分離泥土與微塑料的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96051.2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12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蓮;莫測輝;方錚;徐小亞;王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9B17/02 | 分類號: | B29B17/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劉興亮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土壤 分離 泥土 塑料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土壤中分離泥土與微塑料的分離裝置,涉及微塑料分離領域,具體為密閉外殼和中心輸送筒,所述密閉外殼的后側連接有連接管,且連接管的上方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水管,所述密閉外殼的左側安裝有電機,且電機的上方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的右側設置有齒圈,且齒輪與齒圈之間相互嚙合,所述齒圈的內側固定有連接圈,且連接圈的中間安裝有轉筒,所述轉筒與連接圈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轉筒的下方設置有卡圈。該用于土壤中分離泥土與微塑料的分離裝置,通過齒圈與齒輪相互配合,可以驅動裝置的轉筒轉動,便于轉筒嵌套在分離沉淀池上自轉,從而帶動轉筒外側的環形過濾板轉動,使環形過濾板進行過濾分離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塑料分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土壤中分離泥土與微塑料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微塑料,是指粒徑很小的塑料顆粒以及紡織纖維,由于微塑料在海洋環境中的廣泛存在以及對生物產生的各種確定的以及不確定的危害,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微塑料分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兩大類,初生微塑料是指經過河流、污水處理廠等而排入水環境中的塑料顆粒工業產品,如化妝品等含有的微塑料顆粒或作為工業原料的塑料顆粒和樹脂顆粒,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造成分裂和體積減小而成的塑料顆粒。
由于微塑料難以降解,而且作為食物鏈的頂端,人類在富集的作用下,會累積大量的微塑料在體內,這些難以消化的小顆粒對人產生難以預計的危害,所以需要將泥土中的微塑料分離出來,防止微塑料對環境造成污染,目前分離的主要方法為浮選法,但一般的利用浮選法分離微塑料的裝置效率較低,而且不能對微塑料進行大小分類分離,不便于后續工作的進行,同時浮選法需要用到相應的飽和溶液,成本較高。
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106363835A中公開的微塑料分離方法及裝置,該分離裝置,雖然設置有濾膜,可以使需要進行分離的水體中的非沉淀層通過濾膜,能夠快速有效的將江河湖泊等水體中沉積物中微塑料顆粒分離提取出來,但是,該分離裝置設置的分離方式只能分離水體中的微塑料,具有適用性較低,分離不充分的缺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土壤中分離泥土與微塑料的分離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用于土壤中分離泥土與微塑料的分離裝置,包括密閉外殼和中心輸送筒,所述密閉外殼的后側連接有連接管,且連接管的上方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方安裝有循環水管,所述密閉外殼的左側安裝有電機,且電機的上方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的右側設置有齒圈,且齒輪與齒圈之間相互嚙合,所述齒圈的內側固定有連接圈,且連接圈的中間安裝有轉筒,所述轉筒與連接圈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轉筒的下方設置有卡圈,所述轉筒的外側安裝有環形過濾板,且環形過濾板的右側設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右側連接有收集盒,所述轉筒的內側安裝有分離沉淀池,且分離沉淀池與轉筒之間為嵌套轉動連接,所述分離沉淀池的下方設置有錐形集泥板,所述分離沉淀池的內側安裝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內側安裝有傳動軸,且傳動軸的上方連接有攪拌電機,所述傳動軸的下端安裝有攪拌板,所述轉筒的豎直中心線與分離沉淀池的豎直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且轉筒與分離沉淀池之間尺寸相配合,所述中心輸送筒的底部設置有集泥池,且中心輸送筒位于錐形集泥板的中間,所述中心輸送筒的外側設置有連接柱,且連接柱的中間設置有收集口,所述攪拌板沿傳動軸的豎直方向均勻分布,且攪拌板的豎直中心線與傳動軸的豎直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可選的,所述齒圈的豎直中心線與轉筒的豎直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且齒圈與齒輪之間尺寸相配合。
可選的,所述環形過濾板沿轉筒的豎直方向均勻分布,且環形過濾板的上表面之間相互平行。
可選的,所述風口的外側設置有噴水頭,所述刮板的豎直中心線與環形過濾板的豎直中心線之間相互平行,且刮板的下表面與環形過濾板的上表面之間相互貼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未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60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