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94955.1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35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囤金軍;張景濤;魏濤;周雨輝;張振東;胡建平;馬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13/74 | 分類號: | B60T13/74;B60T7/10;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2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器 功率輸出模塊 電子手 去抖動 電源模塊 客車 輸入端連接 輸出端 殼體 手剎 電源 拉手 體內 | ||
1.一種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電源模塊、信號去抖動模塊、控制器和功率輸出模塊,所述電源模塊用于給信號去抖動模塊、控制器和功率輸出模塊提供所需的電源,所述信號去抖動模塊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功率輸出模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電源模塊包括電源電路和濾波電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電源電路包括電源芯片、第一二極管和第三二極管,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連接24V電源,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通過電阻與電源芯片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源芯片的輸出端給信號去抖動模塊、控制器和功率輸出模塊提供所需的電源,所述電源芯片的接地端通過第三二極管與地節點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濾波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和第二二極管,并聯的第二電容和第四電容的一端與電源芯片的輸入端連接,另一端與電源芯片的接地端連接,并聯的第一電容和第三電容的一端與電源芯片的輸出端連接,另一端與電源芯片的接地端連接;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地節點連接,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24V電源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信號去抖動模塊包括多路信號去抖動電路,所述信號去抖動電路包括并聯的電阻、電容和穩壓管,并聯的電阻、電容和穩壓管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電阻和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為電子手剎控制器的輸入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功率輸出模塊包括繼電器、智能電源開關、第一三極管和第三三極管,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通過電阻與控制器的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電阻與智能電源開關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智能電源開關的輸出端與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通過電阻與控制器的另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繼電器的線圈連接,所述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的另一端為電子手剎控制器的輸出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功率輸出模塊還包括與智能電源開關的第四管腳連接的檢測電路,所述檢測電路包括并聯的電容和電阻以及并聯的穩壓管和電容;
所述并聯的電容和電阻的一端與智能電源開關的第四管腳連接,所述并聯的電容和電阻的一端還通過電阻與并聯的穩壓管和電容的一端連接,并聯的電容和電阻的另一端以及并聯的穩壓管和電容的另一端接地。
8.一種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客車電子手剎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采集手制動狀態信號、拉手剎信號和松手剎信號;
接收到手制動狀態信號,則驅動手剎工作指示燈點亮;
當接收到拉手剎信號時,輸出拉手剎電磁閥控制信號,控制執行拉手剎動作;
當接收到松手剎信號時,并且接收到的腳制動狀態信號為正信號時,則輸出松剎電磁閥控制信號,控制執行松手剎動作;
當循環接收到拉手剎信號和松手剎信號時,并且未接收到手制動狀態信號,則輸出拉手剎電磁閥控制信號,控制執行拉手剎動作;當循環接收到拉手剎信號和松手剎信號時,并且接收到手制動狀態信號,則輸出松剎電磁閥控制信號,控制執行松手剎動作。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還包括:
從發動機CAN總線的信號中讀取到發動機轉速,采集車門信號和變速箱空擋信號;
當發動機轉速大于設定的轉速閾值,并且未接收到車門信號和變速箱空擋信號,接收到手制動狀態信號,則輸出松剎電磁閥控制信號,控制執行松手剎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49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