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免燒磚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92034.1 | 申請日: | 2018-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60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彭同江;唐頌;孫紅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0/00 | 分類號: | C04B3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熊禮;邢偉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免燒磚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免燒磚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按質量份計,將10份~20份的堿激發劑與20份~40份提鈦渣混勻后加入20份~50份鋼渣以及8份~18份水攪拌,然后加入20份~40份鋼渣微粉混勻,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壓制成型,養護,得到免燒磚。本發明采用堿激發劑、提鈦渣和鋼渣微粉和鋼渣作為主要原料,與燒結磚相比,節能環保,與其他免燒磚相比,不但可以節約大量水泥,而且可消耗掉大量工業廢渣,成本低,原料選取方便,環境友好,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免燒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舉世聞名的釩鈦之都,攀枝花地區蘊藏著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其中TiO2儲量高達1.3億噸,占國內已知儲量的90%以上,超過世界已探明儲量的1/3,居國內首位。在攀鋼現行冶煉工藝技術條件下,原礦中50%左右的鈦資源進入到高爐渣中,形成了攀鋼特有的含鈦高爐渣,目前堆存量已達7000多萬噸,且每年仍以300多萬噸的速度增加,是攀鋼,也是我國特有的二次鈦資源。
為有效利用攀鋼含鈦高爐渣,自2004年起,攀鋼即“高溫碳化-低溫選擇性氯化”工藝對此重點研究推進,并于2009年成功建成中試線。但在回收其中鈦資源的同時,產生了大量含氯尾渣—提鈦渣,由于經過低溫選擇性氯化,渣中的氯化物,無法像普通高爐渣那樣直接用于水泥及混凝土,只能堆放處理,所堆積提鈦渣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還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環保壓力,嚴重影響并制約了低溫選擇性氯化提鈦產業發展。
除提鈦渣外,攀鋼鋼渣的堆存量也與日俱增,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國內鋼鐵產業大發展的幾十年,攀鋼鋼鐵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導致攀鋼鋼渣存放量巨大。
在攀鋼提鈦渣、鋼渣等鋼鐵工業固廢大量堆積、污染環境的同時,國內建筑行業也在發展迅速。數十年來,我國始終都是燒結粘土磚生產大國,年產量高達7000億塊,遠高于其他國家,每年耗用黏土資源達13億立方,相當于毀掉農田60多萬畝。黏土磚燒結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燃料且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故在建筑工程中的采用免燒磚已成為國家建筑材料改革的重點,并受到國家的大力提倡和推動。
近年來國家逐漸取締粘土磚,因而免燒磚成為了常規粘土磚的替代品。目前常見的免燒磚是爐渣、礦渣、煤矸石、粉煤灰、電石渣、石粉、電廠濕排灰等工業廢棄物加入一定量的膠凝材料如水泥等,經壓制、養護而成。傳統制備方法中,很多采用了較大劑量的水泥作為膠結材料,成本高,環境不友好,未將現有的資源利用最大化。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例如,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環境友好,成本低,能夠合理利用固廢的免燒磚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免燒磚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按質量份計,將10份~20份的堿激發劑與20份~40份提鈦渣混勻后加入20份~50份鋼渣以及8份~18份水攪拌,然后加入20份~40份鋼渣微粉混勻,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壓制成型,養護,得到免燒磚。
在本發明的免燒磚制備方法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提鈦渣為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所得含鈦高爐渣經高溫碳化-低溫氯化所得的尾渣。
在本發明的免燒磚制備方法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提鈦渣所含氯離子質量分數小于7%,二氧化鈦質量分數小于10%。
在本發明的免燒磚制備方法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堿激發劑按質量份計可以包括90份~95份石灰,1份~4份碳酸鈉,2份~5份偏硅酸鈉,1份~3份石膏。
在本發明的免燒磚制備方法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石灰可以為生石灰和/或消石灰,所述石灰中可以包含的氧化鈣與氧化鎂質量之和占石灰總質量的90%以上,且氧化鎂的質量不低于石灰總質量的5%,石灰中含有的三氧化硫的質量不高于石灰總質量的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20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