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90230.5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6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煒熾;陸一民;江冠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飛亞;薛曉偉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射片 背板單元 背光單元 背光模組 導光基體 混光距離 量子點層 透光材質 反射區 透射區 排布 穿過 引入 | ||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多個背光單元,每一個背光單元包括:背板單元;第一反射片單元,設置在所述背板單元上;LED燈,設置在所述背板單元上且穿過所述第一反射片單元;以及設置在所述LED燈和所述第一反射片單元遠離所述背板單元一側的導光基體單元,所述導光基體單元為透光材質。每一個背光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光基體單元遠離LED燈一側上的第二反射片單元,所述第二反射片單元包括多個反射區和多個透射區,至少一個背光單元還包括量子點層。本發明通過引入特定設計的第二反射片單元,可降低背光模組的厚度(混光距離),而不需要增加LED燈的排布密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是一種依靠背光模組發光、在液晶顯示面板上顯示圖像的一種顯示器(背光源的光線經過液晶折射及濾光結構濾光之后呈現不同顏色)。隨著液晶顯示器朝向薄型化方向發展,背光模組的設計也力求更加輕薄。現有的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括:背板、設置在背板上的反射片、設置在反射片上的多個LED燈、設置在多個LED燈上方的擴散片及設置在擴散片遠離背板一側的增亮膜,其中LED燈作為光源,通過由反射片與擴散片間隔設置形成的背光腔混光,再經過擴散板和增亮膜的均勻化,將LED燈的類似點光源調整為面光源。降低背光模塊的厚度,通常通過降低背板與擴散片之間的距離(混光距離)來實現,然而這需要增加設置在背板上LED燈的密度才能保證背光模塊達到均勻的出光效果,由此又將導致背光模塊能耗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可在不增加背板上LED燈的密度的情況下,仍能保證背光模塊達到均勻的出光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多個背光單元,每一個背光單元包括:
背板單元;
第一反射片單元,設置在所述背板單元上;
LED燈,設置在所述背板單元上且穿過所述第一反射片單元;以及
設置在所述LED燈和所述第一反射片單元遠離所述背板單元一側的導光基體單元,所述導光基體單元為透光材質;
每一個背光單元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光基體單元遠離LED燈一側上的第二反射片單元,所述第二反射片單元包括多個反射區和多個透射區,至少一個背光單元還包括量子點層。
本發明還提供另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背板;
第一反射片,設置在所述背板上;
多個LED燈,設置在所述背板上且穿過所述第一反射片;
設置在所述多個LED燈和所述第一反射片遠離所述背板一側的導光基體,所述導光基體單元為透光材質;
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導光基體遠離所述多個LED燈一側上的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片包括多個第二反射片單元,每一個第二反射片單元包括多個反射區和多個透射區,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量子點層。
本發明通過在背光模組的背光單元中引入特定設計的第二反射片單元,使LED燈發出的光線在第一反射片單元和第二反射片單元之間經歷多次反射,使來自LED燈的光線穿過第二反射片單元后既能保證光線的強度又使出光均勻,可降低背光模組的厚度(混光距離),而不需要增加LED燈的排布密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二反射片單元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4A-圖4D為多個變更施例的第二反射片單元的平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902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