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合物反應釜取樣裝置及取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89266.1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55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盧秋平;陳靚;寇貝貝;陸紅鋒;楊承志;史浩賢;李博;顧吉勝;馮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 主分類號: | G01N1/08 | 分類號: | G01N1/08;G01N33/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君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張耐寒 |
| 地址: | 510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取樣桿 連接接頭 釜體 可視腔體 取樣筒 中通孔 反應釜釜體 水合物反應釜 水合物生成 取樣裝置 穿過 取樣 體內 反應釜釜 內部環境 溫度環境 一端連接 可視腔 螺紋 移動 可視 筒體 觀察 外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合物反應釜取樣裝置,包括取樣桿、可視腔體和釜體連接接頭,所述取樣桿的一端連接有取樣筒,所述可視腔體內設置有供取樣桿穿過的可視腔體中通孔,所述釜體連接接頭內設置有供取樣桿穿過的釜體連接接頭中通孔,所述釜體連接接頭與反應釜釜體連接,所述取樣桿和取樣筒依次穿過可視腔體中通孔和釜體連接接頭中通孔到達反應釜釜體內,待反應釜釜體整體內部環境達到水合物生成的壓力溫度環境一段時間后,旋轉取樣桿的后端螺紋,帶動取樣桿前端的取樣筒向反應釜釜體的外部移動,直至將取樣筒的可視筒體移動到可視腔體處,可實時取樣觀察水合物生成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合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合物反應釜取樣裝置及取樣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又稱“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氣在特定高壓低溫環境下形成的冰態、結晶狀、超分子、籠形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水深大于300m的海洋及陸地永久凍土帶,其中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是全球性的。天然氣水合物的顯著特點是分布廣、儲量大、高密度、高熱值,1m3天然氣水合物可以釋放出164m3甲烷氣。據估計,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總量換算成甲烷氣體其有機碳儲量相當于全球已探明礦物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的兩倍。因此,天然氣水合物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
水合物生成需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這就要求水合物反應釜處于密閉的狀態,而伴隨著水合物的逐漸形成,水合物反應釜內部各相態會發生很微妙的變化,操作人員要想及時了解水合物的生成狀態就有著諸多的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水合物反應釜取樣裝置,其通過在取樣桿上設置有可視腔體,可實時取樣觀察水合物生成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水合物反應釜取樣方法,其能實時取樣觀察水合物生成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水合物反應釜取樣裝置,包括取樣桿、可視腔體和釜體連接接頭,所述取樣桿的一端連接有取樣筒,所述可視腔體內設置有供取樣桿穿過的可視腔體中通孔,所述釜體連接接頭內設置有供取樣桿穿過的釜體連接接頭中通孔,所述釜體連接接頭與反應釜釜體連接,所述取樣桿和取樣筒依次穿過可視腔體中通孔和釜體連接接頭中通孔到達反應釜釜體內。
進一步地,水合物反應釜取樣裝置還包括連接桿、第一連接法蘭、第二連接法蘭和球閥,所述連接桿與所述第一連接法蘭連接,所述可視腔體的一端通過第一密封墊和第一O型密封圈與所述第一連接法蘭密封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二密封墊和第二O型密封圈與所述第二連接法蘭密封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法蘭的端部與所述第二連接法蘭的端部之間通過拉桿連接;所述球閥的一端通過錐度螺紋與所述第二連接法蘭密封連接,另一端通過錐度螺紋與所述釜體連接接頭連接,所述連接桿內設置有連接桿中通孔,所述第一連接法蘭內設置有第一法蘭中通孔,所述第二連接法蘭內設置有第二法蘭中通孔,所述球閥內設置有球閥中通孔,所述連接桿中通孔、第一法蘭中通孔、可視腔體中通孔、第二法蘭中通孔、球閥中通孔和釜體連接接頭中通孔依次連通形成供取樣桿移動的移動通道,所述取樣桿和取樣筒可在所述移動通道內前后移動,所述取樣桿與所述連接桿中通孔螺紋連接,所述取樣桿與所述第一連接法蘭中通孔之間通過第三O型密封圈密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法蘭上連接有回氣孔接頭,所述回氣孔接頭與所述取樣桿的內腔連通,所述回氣孔接頭與截止閥門連接,所述截止閥門與外部壓力源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取樣筒包括上連接壓蓋、可視筒體和下連接壓蓋,所述可視筒體的一端與所述上連接壓蓋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下連接壓蓋連接,所述上連接壓蓋與所述取樣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可視筒體為玻璃可視筒體。
進一步地,所述可視腔體的外表面套設有保護套。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套為非金屬保護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未經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892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固體礦石采制化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微創的一孔多用的探測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