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及其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89234.1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87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建波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H05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陳益思;李迪 |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補強鋼片 片料 蝕刻 底面 平面蝕刻 清洗烘干 熱壓貼合 弧形槽 梯臺狀 梯形鋼 貼膠膜 粘合力 標定 出貨 鋼片 烘干 梯臺 退膜 打包 制備 銷售量 測量 曝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呈現為梯臺狀,且本體的梯臺邊設有弧形槽,所述本體的底面粘附有貼膠膜,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加工工藝,用于制備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包括步驟一:片料標定,且片料進行曝光;步驟二:蝕刻片料表面并烘干、貼PET膜并測量蝕刻后的尺寸;步驟三:片料底面貼PET膜并蝕刻刻穿;步驟四:退膜清洗烘干;步驟五:熱壓貼合;步驟六,打包出貨,通過平面蝕刻機,實現3D梯形鋼片。并且解決普通鋼片不能解決的膠有氣泡,粘合力差的現象,從而大大提高了補強鋼片的銷售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路板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由于使用環境的特殊,某些補強鋼片對自帶膠的成壓后的壓合有特別的要求,目前此類產品作業方式是通過手貼膠,壓機貼合,容易出現膠起氣泡,膠粘合力差。品質管控難以執行,且導致鋼片和FPC貼合時會出現氣泡,粘合力度低,在成壓完成后無法達到客戶的要求,大大影響到了補強鋼片的銷售量。
因此,開發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及其加工工藝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呈現為梯臺狀,且本體的梯臺左右兩側的上沿設有弧形槽,所述本體的底面粘附有貼膠膜。
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加工工藝,用于制備所述的一種新型補強鋼片,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所述的補強鋼片制作出兩張菲林,同時預先將卷帶鋼板裁切成單片整版的補強片料,對兩張菲林的表面分別為設定多個均勻分布排列的小面矩形圖位和大面矩形圖位,將補強片料表面的進行涂布處理,把小面矩形圖位的菲林貼附在補強片料的表面,對補強片料的底面進行涂布處理,把大面矩形圖位的菲林貼附在補強片料底面,把粘貼好菲林的補強片料放進曝光機中,對其進行曝光處理,沒有覆蓋到小面矩形圖位菲林和大面矩形圖位菲林的補強片料邊緣被曝光腐蝕成蝕刻邊;
步驟二,對步驟一中完成曝光的補強片料放進蝕刻機中進行第一次蝕刻,蝕刻機對補強片料的表面曝光的蝕刻邊進行蝕刻,蝕刻結束后,利用把烘干機補強片料表面烘干,而后補強片料表面粘貼PET膜,貼完PET膜后,對第一次蝕刻后的進行蝕刻厚度測量,記錄尺寸,以便計算二次蝕刻的所需的厚度;
步驟三,對步驟二中完成的第一次蝕刻的補強片料放進蝕刻機中進行第二次蝕刻,蝕刻機對補強片料的底面曝光的蝕刻邊進行蝕刻,從而把第一次蝕刻剩余的蝕刻厚度蝕穿;
步驟四,對步驟三中完成蝕刻的補強片料的進行脫模處理,然后進行清洗處理,清洗處理后,對其進行烘干處理,從而使補強片料形成梯形狀;
步驟五,對烘干處理后的半成品補強鋼片的放進熱壓機中,且半成品補強片料的表面放置有貼膠膜,熱壓機中高溫溫度使貼膠膜熱壓貼合在補強片料的表面,從而形成補強鋼片;
步驟六,對補強鋼片進行包裝裝箱,從而進行出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一中,涂布為在補強鋼板進行感光材料的涂抹。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二中,測量蝕刻厚度的是薄片厚度檢測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平面蝕刻機,實現3D梯形鋼片。并且解決普通鋼片不能解決的膠有氣泡,粘合力差的現象,從而大大提高了補強鋼片的銷售量。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建波,未經李建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892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