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充氣輪胎以及充氣輪胎成型用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88583.1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55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米津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3/02 | 分類號: | B60C13/02;B29D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謝順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胎側部 充氣輪胎 標記主體 胎圈部 胎體層 凸部 輪胎寬度方向 方式設置 輪胎徑向 模具技術 基準面 內側端 成型 架設 | ||
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充氣輪胎,其在胎側部具有標記,能夠抑制胎體層的局部的彎曲。解決方案: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具備架設于一對胎圈部之間的環狀的胎體層(40)、在輪胎徑向(TR)內側端設置有一對胎圈部的一方的胎側部(20)、以及設置于胎側部(20)的外表面(20a)的標記(50)。標記(50)具備在胎側部(20)的外表面(20a)以向輪胎寬度方向(TW)外側突出的方式設置的凸部(51)、以及被凸部(51)劃定的標記主體(52)。標記主體(52)的表面(52a)和與胎側部(20)的外表面(20a)對應的基準面(21)一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氣輪胎以及充氣輪胎成型用模具。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的充氣輪胎中,在胎側部的表面設置有凹狀的標記和與凹狀的標記鄰接的凸部,并規定了凹狀的標記與凸部的體積比例。在該充氣輪胎中,通過在輪胎硫化成型時使凹部的橡膠向凸部移動,從而避免了標記位置的胎側部的壁厚變化,抑制了標記位置處的胎體層彎曲。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449203號公報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充氣輪胎中,在胎體層的局部的彎曲方面具有可改善的余地。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胎側部具有標記的充氣輪胎,其能夠抑制胎體層的局部的彎曲。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充氣輪胎,其具備架設于一對胎圈部之間的環狀的胎體層、在輪胎徑向內側端設置有所述一對胎圈部的一方的胎側部、以及設置于所述胎側部的外表面的標記,所述標記具備在所述胎側部的所述外表面以向輪胎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方式設置的凸部、以及由所述凸部劃定的標記主體,所述標記主體的表面和與所述胎側部的所述外表面對應的基準面一致。
所謂的“一致”并不限定于完全一致,也有時表示在包含制造上所無法避免的誤差等的范圍內一致。
根據該結構,標記由從胎側部的外表面突出的凸部、和由凸部劃定的標記主體構成,因此與標記主體由凸部形成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胎體層的局部的彎曲。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具備與所述標記主體的所述表面連接的第一面、以及與所述胎側部的所述外表面連接的第二面。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具備連接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的第三面。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面在與所述凸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是直線狀,在與所述凸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所述第一面與所述基準面的法線方向所成的角度為5°以上且30°以下。
根據該結構,通過在與凸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將凸部的第一面與基準面的法線方向所成的角度規定在適當的范圍,從而能夠確保標記的目視確認性。在凸部的第一面與基準面的法線方向所成的角度比上述范圍大的情況下,標記主體與凸部的邊界不清晰,不能充分地確保標記的目視確認性。另外,在凸部的第一面與基準面的法線方向所成的角度比上述范圍小的情況下,能夠從法線方向外側目視確認的第一面的區域減少,不能充分地確保標記的目視確認性。
也可以是,在與所述凸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與所述基準面的法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凸部的代表長度為所述基準面的法線方向的所述凸部的最大尺寸的2.5倍以上且5倍以下,所述凸部的所述代表長度是所述凸部的頂點、與所述凸部相對于所述胎側部的連接部之間的與所述基準面的法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885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