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及其數據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87692.1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34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漢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G06F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存儲設備 光解復用器 光復用器 容災備份 數據處理 可信 第二服務器 第一服務器 備份系統 高可用性 快速恢復 容災模式 同步鏡像 系統故障 業務系統 遠程異地 廣域網 容災 主站 申請 服務器 災難 通信 保證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及其數據處理方法,包括:主站,包括第一服務器,第一存儲設備,第一FC交換機,光復用器;同城同步鏡像站,包括第二服務器,第二存儲設備,第二FC交換機,光解復用器和第一FCIP設備;光復用器通過DWDM與光解復用器連接;遠程異地容災站,包括第三服務器,第三存儲設備,第三FC交換機,第二FCIP設備;第一FCIP設備通過廣域網與第二FCIP設備進行通信。本申請通過形成多級容災模式,針對系統故障可以提供系統連續運行的能力,實現系統的快速恢復,在無法抗拒的嚴重災難發生時將業務系統損失降到最低,減少備份系統的運行對日常業務的影響,從而保證了高可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存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及其數據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存儲領域相關信息技術的發展,業務系統產生的大量數據成為企業的重要財富。此情況下,企業面臨災難時的應急響應和事故恢復能力,尤其是關鍵數據的完整性與可用性日益受到關注。
遠程容災要求異地遠程站點與本地數據中心有相當遠的距離,而目前很多容災系統僅僅對數據進行冗余保護,數據復制和恢復的周期難以滿足業務連續性的需要,容災過程中也存在數據不一致性、傳輸鏈路不可靠、容災部件失效等數據安全問題。
并且,目前備份恢復系統一般采用直接附接應用服務器的存儲系統或通過局域網以文件形式傳輸備份數據,這不可避免地帶來降低服務器性能及占用局域網帶寬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及其數據處理方法,可以提供系統連續運行的能力,發生災難時可將業務損失降到最低,且傳輸的數據不占用應用網絡帶寬。其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包括:
主站,包括第一服務器,第一存儲設備,分別與所述第一服務器和所述第一存儲設備連接的第一FC交換機,以及與所述第一FC交換機連接的光復用器;
同城同步鏡像站,包括第二服務器,第二存儲設備,分別與所述第二服務器和所述第二存儲設備連接的第二FC交換機,以及與所述第二FC交換機連接的光解復用器和第一FCIP設備;所述光復用器通過DWDM與所述光解復用器連接;
遠程異地容災站,包括第三服務器,第三存儲設備,分別與所述第三服務器和所述第三存儲設備連接的第三FC交換機,以及與所述第三FC交換機連接的第二FCIP設備;所述第一FCIP設備通過廣域網與所述第二FCIP設備進行通信。
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中,所述第一服務器具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存儲設備具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一FC交換機具有至少兩個。
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中,各所述第一服務器之間通過心跳協議進行信息交換。
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中,所述第一存儲設備包括主盤和輔磁盤,以使冗余擴展到數據塊的級別。
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中,所述同城同步鏡像站與所述主站的之間的最遠數據傳輸距離為100km。
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中,所述第二服務器具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存儲設備具有至少一個,所述第二FC交換機具有至少一個,所述第一FCIP設備具有至少一個。
優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中,所述第三服務器具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三存儲設備具有至少一個,所述第三FC交換機具有至少一個,所述第二FCIP設備具有至少一個。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SAN的可信容災備份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876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