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CS30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79216.5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6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仕梅;孫超岷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P21/02;A61K35/742;A61P35/00;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穎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枯草芽孢桿菌 保藏 沉積物 中國微生物菌種 水稻稻瘟病菌 應用技術領域 植物病原真菌 腫瘤細胞生長 功能微生物 微生物中心 深海 脂肽 微生物 應用 細菌 篩選 管理 | ||
本發明屬于功能微生物篩選、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CS30及其應用。產生脂肽的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CS30,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為2018年10月31日,保藏編號:CGMCC NO.16666。本發明中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CS30分離于深海冷泉沉積物中,該株細菌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瘟病菌及腫瘤細胞生長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一種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CS30(海洋芽孢桿菌)的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植物病原菌引起的農業病害,通常的防治方法是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隨著化學農藥的過度使用,抗藥性致病菌的菌株也不斷的涌現。此外,化學農藥的過度使用也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如農藥殘留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及糧食安全問題等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化學農藥不僅對目標生物具有毒性,還會隨著食物鏈的不斷傳遞在不同生物體內進行富集,而且某些產品對人類也有一定的致癌、致畸和致突變作用等毒性作用[1]。生物農藥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農藥,具有防治效果好、易降解、不易產生抗藥性、毒性小等優點而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2]。
近幾年來,由微生物產生的脂肽作為新興生物農藥而備受關注。脂肽主要由脂肪酸鏈和氨基酸組成,由于其具有兩親性結構,可直接作用于細胞膜的脂雙層而導致細胞膜的破裂,從而導致細胞的死亡[3]。與傳統的殺菌劑相比,脂肽不易引起抗藥性菌株的出現,易降解、毒性小,且對酸堿、溫度的耐受性較強,是開發環境友好型新型農藥的優良選擇。脂肽在已經獲得登記并商業應用的微生物菌劑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4]。
芽孢桿菌是產生脂肽的主要微生物,所產生的脂肽根據結構主要分為三類:surfactin類、iturin類和fengycin類3個主要家族,相關衍生物達到100多種。此外還包括mycosubtilin、lichenysin和 pumilacidin等抗菌肽。脂肽類的抗生素不僅具有光譜的抗菌活性,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還在抗病毒、抗炎癥及抗腫瘤方面都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5]。盡管如此,不同脂肽其生物活性差別很大。由于大多數脂肽都是由非核糖體體系合成的,因此它們在脂肪鏈長度、氨基酸的組成及酯環的形成位置等方面會有較大的差異,從而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海洋環境獨特,高鹽、高壓、低溫和低光照等特點賦予了海洋微生物產生新型的生物活性物質更多的可能性。從海洋微生物中分離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質不僅在抗真菌和細菌方面具有較強的作用,在抗黏附、抗生物膜的形成、抗腫瘤方面也有非常好的潛在應用前景[6]。因此,海洋微生物是篩選新型生物制劑的重要源泉。
參考文獻:
[1]Kavlock R J,Daston G P,Derosa C,et al.Research needs for the riskassessment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ndocrine disruptors:areport of the U.S.EPA-sponsored workshop[J].Environmental HealthPerspectives,1996,104Suppl 4(Suppl 4):715.
[2]Cochrane SA,Vederas JC.2016.Lipopeptides from Bacillus andPaenibacillus spp.:a gold mine of antibiotic candidates.Med Res Rev 36:4-31.
[3]Ines M,Dhouha G.2015.Lipopeptide surfactants:Production, recoveryand pore forming capacity.Peptides 71:100-1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未經青島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792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