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下部構造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78900.1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1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進藤吉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3/08 | 分類號: | 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楊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罩 吸音材料 下部構造 透氣孔 上表面 透氣性 下表面 板狀 封堵 貫通 | ||
一種車輛下部構造,具備安裝于車輛的下部并構成該車輛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的板狀的下罩和安裝于所述下罩的上表面的具有透氣性的吸音材料。所述下罩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該下罩的一個以上的透氣孔。所述吸音材料以封堵所述一個以上的透氣孔的至少一個的方式安裝于所述下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的下部構造。
背景技術
日本特開2005-186825號公報的車輛下部構造具備從下側覆蓋內燃機和變速器的下罩。該下罩由位于內燃機和變速器的下方的下板部和從下板部的車寬方向上的兩緣立起的兩個側板部構成。下罩中的下板部的下表面構成車輛的下表面。在下板部的上表面以及兩個側板部的互相相對的內表面安裝有具有透氣性的吸音材料。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上述公報的車輛下部構造中,在內燃機和變速器的下方且在下罩的上方區劃出空間。假設起因于內燃機或變速器的振動的聲波在下罩的上方的空間內產生共鳴,則會成為噪聲的原因。在上述公報的車輛下部構造中,能夠通過吸音材料一定程度地抑制噪聲,但無法充分地防止該噪聲。因此,在車輛下部構造中,要求進一步減小處于下罩的上方的空間產生的噪聲。
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解決上述問題的車輛下部構造具備安裝于車輛的下部并構成該車輛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的板狀的下罩;和安裝于該下罩的上表面的具有透氣性的吸音材料。所述下罩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該下罩的一個以上的透氣孔。所述吸音材料以封堵所述一個以上的透氣孔中的至少一個的方式安裝于所述下罩。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配置于車輛前部的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的仰視圖。
圖2是從斜下方觀察圖1的車輛下部構造的情況下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圖1的車輛下部構造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車輛下部構造所具備的的側方蓋部件的俯視圖。
圖5是沿著圖3的5-5線的剖視圖。
圖6是圖1的車輛下部構造所具備的中央蓋部件的俯視圖。
圖7是圖1的車輛下部構造所具備的中央吸音材料的俯視圖。
圖8是沿著圖3的8-8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應用了本發明的車輛下部構造的車輛C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表示方向時,以車輛C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車寬方向(左右方向)為基準。
如圖1所示,在車輛C的前部配置有作為該車輛C的驅動源的內燃機E。內燃機E在車寬方向上位于兩個前輪FW之間。被輸入該內燃機E的曲軸的旋轉的變速器TM連結于內燃機E的后方。變速器TM將所輸入的旋轉力變為轉矩和轉速并輸出。
本實施方式的車輛下部構造具備下罩10、中央蓋部件31、中央吸音材料40、多個側方蓋部件21、以及多個側方吸音材料50。車輛下部構造是配置于車輛C的底部的構造體。
在車輛C的下部安裝有從下方安裝有從下方覆蓋內燃機E和變速器TM的板狀的下罩10。下罩10配置于車輛C的寬度方向的中央且從下方覆蓋從內燃機E的后部到變速器TM的前部的區域。另外,下罩10的下表面構成車輛C的下表面的一部分。
如圖2和圖3所示,下罩10具備板狀的下罩主體11。下罩主體11具有在俯視下大致左右對稱的梯形形狀,在梯形的互相平行的短邊和長邊中,長邊配置于短邊的后方。從下罩主體11的左右的側部朝向下方(圖3中的紙面里側)分別突出有側方突條部12。兩個側方突條部12分別沿著下罩主體11的左側和右側的側緣11a(梯形的斜邊)遍及對應的側緣11a的大致全長地延伸。兩個側方突條部12是通過使板狀的下罩主體11的一部分膨出而成形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789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機動車輛的裝飾部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汽車發動機隔熱消音鋁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