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動車智能安全裝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77510.2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333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洪亮;高靖;薛紅濤;張樹培;潘宇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1 | 分類號: | B60R21/01;B60R21/013;B60R19/48;B60N2/42;B60R22/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車 智能 安全裝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機動車智能安全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分別與控制器相連的安全氣囊系統、安全帶系統、座椅系統、若干個紅外線探測器、雷達、車速傳感器、紅外夜視攝像機;若干個紅外線探測器探測機動車前方有無物體遮擋;雷達探測機動車與前方物體的距離;車速傳感器探測機動車的行駛速度;紅外夜視攝像機探測機動車駕乘人員的面部信息;控制器根據若干個紅外線探測器、雷達、車速傳感器、紅外夜視攝像機探測的信息,綜合判斷機動車是否要發生碰撞,并在確定發生碰撞時,調整所述安全氣囊系統、安全帶系統、座椅系統,使得安全氣囊系統、安全帶系統、座椅系統都處于最佳保護狀態,彼此協同,最大程度地減輕或避免駕乘人員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動車安全裝置中乘員保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動車智能安全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機動車的安全氣囊、安全帶、座椅是保護駕乘人員安全的重要部件。當前,安全氣囊、安全帶、座椅保護性能優劣的評價標準是在正面碰撞試驗(正面100%重疊碰撞、正面40%偏置碰撞、正面20%偏置碰撞)中,將未佩戴眼鏡的駕乘人員傷害降至最低。然而在真實道路上,正面碰撞工況復雜、多樣,且越來越多的駕乘人員佩戴眼鏡,因此現有的安全氣囊、安全帶、座椅對駕乘人員“無差別”保護,難以降低駕乘人員傷害。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機動車智能安全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在機動車發生正面碰撞時,能夠有效保護駕乘人員安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技術目的的。
本發明所述的機動車智能安全裝置包括安全氣囊系統、安全帶系統、座椅系統、保險杠、紅外線探測器A、紅外線探測器B、紅外線探測器C、紅外線探測器D、紅外線探測器E、紅外線探測器F、紅外線探測器A的紅外線發射口、紅外線探測器B的紅外線發射口、紅外線探測器C的紅外線發射口、紅外線探測器D的紅外線發射口、紅外線探測器E的紅外線發射口、紅外線探測器F的紅外線發射口、雷達、車速傳感器、紅外夜視攝像機、總開關、控制器(簡稱“ECU”)。
所述安全氣囊系統由氣體發生器A、氣體發生器B、氣體發生器C、氣體發生器D、氣室A、氣室B、氣室C、氣室D組成。氣體發生器A、氣體發生器B、氣體發生器C、氣體發生器D分別安裝于氣室A、氣室B、氣室C、氣室D中。氣室A、氣室B、氣室C、氣室D彼此獨立,安全氣囊系統起爆時,氣體發生器A、氣體發生器B、氣體發生器C、氣體發生器D分別向氣室A、氣室B、氣室C、氣室D中充入氣體,使其膨脹。
所述安全帶系統由預緊器、載荷限力器、卷收器、織帶組成。預緊器安裝于機動車B柱中,載荷限力器安裝于卷收器中,預緊器與載荷限力器通過織帶相連。
所述座椅系統由靠背、坐墊、伺服電機A、伺服電機B、伺服電機C組成。
以機動車行駛方向為基準,紅外線探測器A、紅外線探測器B、紅外線探測器C、紅外線探測器D、紅外線探測器E、紅外線探測器F從左向右等距安裝于保險杠前端,且彼此水平排列,紅外線探測器A、紅外線探測器F分別位于保險杠左側、右側的邊緣處。紅外線探測器A、紅外線探測器B、紅外線探測器C、紅外線探測器D、紅外線探測器E、紅外線探測器F將保險杠分為五等份。
紅外線探測器A、紅外線探測器B、紅外線探測器C、紅外線探測器D、紅外線探測器E、紅外線探測器F的紅外線發射口可分別向前水平發射出紅外線,在紅外線發射口水平前方50cm的直線范圍內,各紅外線探測器能探測出有無物體遮擋。
以機動車行駛方向為基準,雷達安裝于保險杠前端的中心位置。雷達實時向前發射雷達波,用于實時采集本車與前方物體(例如前方車輛等)的距離。
車速傳感器安裝于車輪軸上,用于實時采集車輛的行駛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775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公交車落水自救系統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共享汽車的管理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