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內孔定位磨削精密微小零件的裝夾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76626.4 | 申請日: | 2018-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21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寧;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41/06 | 分類號: | B24B41/06;B24B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經濟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小零件 弧形撐桿 推進機構 磨削 頂針 精密 夾緊機構 內孔定位 裝夾機構 內孔 可拆卸連接 尖錐形狀 緊密貼合 連接端 內側壁 同軸度 外側壁 螺紋 撐起 外圓 裝夾 連通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精密微小零件磨削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基于內孔定位磨削精密微小零件的裝夾機構,包括連接端、推進機構、漲起機構和夾緊機構,所述推進機構左側的中間位置與連接端的右側連接,所述漲起機構的左側與推進機構的右側連通,所述夾緊機構的左側與漲起機構的右側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本發明通過頂針的右側緩慢進入六個弧形撐桿相對接所形成的圓心中,由于頂針的尖錐形狀能夠對六個弧形撐桿右側的直徑進行逐漸撐起,從而使六個弧形撐桿的外側壁與微小零件一端的內側壁進行緊密貼合,使其達到了對微小零件從內孔進行裝夾的同時保證Z向定位的穩定,以及在Z向旋轉時有足夠的摩擦力限制零件自由度,和保證內孔與外圓保持同軸度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精密微小零件磨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內孔定位磨削精密微小零件的裝夾機構。
背景技術
零件磨削裝夾需要限制各自由度,分別為X、Y、Z、X旋轉、Y旋轉、Z 旋轉,一般裝夾通過雞心夾或卡爪限制Z旋轉,雞心夾和卡爪都需要夾外圓,對于外圓面全部磨削的零件并不適用。另外在需要保證外圓與內孔同軸度的要求時對于卡爪的跳動精度又有很高要求。
對于較大尺寸的零件的此類問題解決方案為,使用反爪從內孔進行撐起,這種裝夾方式適用于壁厚較大的零件,不會應撐力而產生變形;另一種方法使用微錐芯棒進行裝夾,微錐芯棒的工作原理是Z方向受力越大,限制Z旋轉的摩擦力越大,適用于孔長度較長且對Z向尺寸要求不高的零件。
目前零件磨削裝夾的方法有兩種,一種為兩頂方法,零件兩端必須有頂尖孔;另一種為卡爪夾持一端,零件必須有足夠的夾持位置。若需要最后工序磨削整個外圓面,沒有頂尖位置進行兩頂裝夾,又沒有外圓夾持位置進行卡爪夾持,且不能使用無心磨,因此現有技術無論是頂尖或卡爪都適用于大尺寸的零件,無法對微小零件進行裝夾,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發明一種工藝裝備進行裝夾零件,以達到能實現零件磨削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基于內孔定位磨削精密微小零件的裝夾機構,達到了對微小零件從內孔進行裝夾的同時保證Z向定位的穩定,以及在Z 向旋轉時有足夠的摩擦力限制零件自由度,和保證內孔與外圓保持同軸度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內孔定位磨削精密微小零件的裝夾機構,包括連接端、推進機構、漲起機構和夾緊機構,所述推進機構左側的中間位置與連接端的右側連接,所述漲起機構的左側與推進機構的右側連通,所述夾緊機構的左側與漲起機構的右側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
所述推進機構包括安裝殼、圓筒、滑塊、螺紋套、從動錐齒輪、螺紋桿、轉桿和主動錐齒輪,所述圓筒的左側與安裝殼內壁左側的中間位置連接,所述滑塊的外側壁與滑塊的外側壁連接,所述螺紋套的左側通過軸承與圓筒的右側連接,所述螺紋套外表面的中間位置與從動錐齒輪的內側壁通過平鍵連接,所述螺紋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與滑塊的右側連接,所述螺紋桿的右側與螺紋套通過螺紋連接,且螺紋桿的右端延伸至漲起機構的內部,所述轉桿的底部通過軸承與安裝殼頂部的右側相插接,所述轉桿的底部與主動錐齒輪的頂部連接,且主動錐齒輪與從動錐齒輪嚙合,所述轉桿的頂部與旋塊的底部連接。
所述漲起機構包括防護殼、活動塊、頂針和第一強力磁鐵,所述防護殼的左側與安裝殼的右側為一體連通狀態,所述活動塊的外側壁與防護殼的內側壁連接,所述活動塊左側的中間位置通過軸承與螺紋桿的右端連接,所述頂針的左端設置有連接柱,所述活動塊右側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插孔,且插孔內壁的左側與第一強力磁鐵的一側連接,所述連接柱的左端與插孔相插接,且第一強力磁鐵的右側與連接柱的左側相吸合,所述防護殼右側中間位置設置有配合頂針活動的通槽。
所述夾緊機構包括連接殼體、弧形撐桿、限位板和第二強力磁鐵,六個所述弧形撐桿的左側通過連接殼體右側的通槽與其相插接,且六個弧形撐桿相對接的形狀為規則圓形,六個所述弧形撐桿的左端均設置有延伸邊,所述限位板的外側壁與連接殼體內側壁的右側連接,且限位板的右側與延伸邊的左側搭接,所述第二強力磁鐵的一側鑲嵌于弧形撐桿的外表面上,且第二強力磁鐵的外表面與弧形撐桿的外表面相齊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成立航空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766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