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圍海造陸域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69233.0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29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秀梅;蒲曉芳;朱亞娟;王勝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港灣基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8 | 分類號: | E02B3/18;E02F5/26;E02F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工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繆利明 |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圍堤 淤泥 挖泥船 抓斗機 皮帶輸送機 皮帶輸送 施工成本低 綠色環保 適當距離 污水排放 周邊設置 回填 船運 吹填 填充 增高 外圍 海域 移動 配合 | ||
1.一種圍海造陸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需圍海區域的周邊設置圍堤,圍堤內有囤船配合,囤船上安裝有抓斗機和皮帶輸送機;
步驟(2),利用挖泥船在距離圍海區域圍堤外圍適當距離的海域抓淤泥,并船運至圍海區域,靠近囤船邊;
步驟(3),利用囤船上的抓斗機將挖泥船運來的淤泥抓至皮帶輸送機上,經過皮帶輸送機的皮帶輸送至圍堤內進行陸域回填,移動囤船直至形成陸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的圍堤為分段同步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輸送機包括支架、支架的兩端上設置的輥軸、套設于輥軸上的傳送皮帶、已經安裝于特定輥軸上用于驅動輥軸轉動的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皮帶的表面設有V形凸條,以增加淤泥輸送過程中的摩擦力。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皮帶輸送機的傳送皮帶的一端設置漏斗,抓斗機抓來的淤泥先放在漏斗中,然后將漏斗中的淤泥放在所述皮帶輸送機的傳送皮帶的一端上,通過傳送皮帶的運行將淤泥輸送至傳送皮帶的另一端、直至放入圍堤內需要回填淤泥的區域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機和皮帶輸送機分別放置在兩個囤船上,這兩個囤船之間通過拉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抓斗船抓淤泥的海域距離圍堤外圍0.05-500公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港灣基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港灣基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92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